浙江切换
新闻
插上“互联网+”翅膀 加快打造智慧园区
2015
07/24
14:53

水、电、气、道路、基础设施等所有部件实现联网,企业用能、用煤等数据实时更新,园区内的平面图、地形图、三维图等地理数据与几何数据一一集成到地理信息系统(GIS)中……这将是未来在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发生的场景。记者日前从嘉兴港区管委会了解到,《嘉兴港区智慧园区建设方案》已启动实施。根据方案,未来5年内,港区将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整合化工园区安防、管理和服务,将化工园区打造成“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的示范园区。

信息化促成智慧园区建设

嘉兴港区管委会主任石云良表示,所谓智慧园区,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运用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平台化和一体化手段建成的基础设施高端、管理服务高效、创新环境高质、可持续发展的园区。

而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港区承担着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使命。目前,在化工园区,智能制造、信息化建设成为众多企业的共同选择。

在此推动下,化工园区内生产型企业已全部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通过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可编程控制器(PLC)等控制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质量控制和调度优先。“截至去年底,园区内60%的企业已建立了规范的信息化制度,超过55%的企业具有长期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港区经发局局长陆建良说。

港区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还有建立了应急响应中心。2009年,港区借鉴国内外知名化工园区先进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投资建设了嘉兴港区应急响应中心,并于前年再次优化了应急响应中心系统平台,进一步整合了公安、消防、安监、环保、应急、海防、气象等各方面资源。

“在事故状态下,应急响应中心可开启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应急救援队伍提供准确的重大危险源信息,为事故处置和应急救援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港区安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园区内212个重大危险源视频信号和179个重大危险源模拟量信号全部接入到应急响应中心,实现了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的全覆盖。

随着智慧园区建设的深化,港区应急响应中心将围绕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需求,加大技术投入,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对现有各系统进行整合升级。

四大板块

将插上“互联网+”翅膀

记者发现,在《嘉兴港区智慧园区建设方案》中,明确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管理系统建设、智慧产业建设和智慧化工园区运行主体建设,作为港区打造智慧园区的四大板块。

据了解,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港区将重点推进4G移动通信网络、光纤宽带建设,进一步普及光纤入户工程,扩大无线覆盖区域。“同时,我们还将大力推进传感器网络建设,实现化工园区水、电、气、道路、基础设施等所有部件的联网。”陆建良表示。

根据规划,在智慧管理系统建设方面,未来5年内,港区将积极建设智慧综合安防系统、智慧环境监测系统、智慧能源监测系统和智慧地理信息系统。在建设智慧环境监测系统时,港区将通过公网、移动GPRS网络和移动公司千里眼系统,将企业数据发送至港区环保监控中心的多功能在线监控系统平台,实现对污染源的智能实时监控与预警。

化工产业作为港区的支柱产业,未来也将实现智慧化。《嘉兴港区智慧园区建设方案》指出,接下来,港区将着重延伸发展环氧乙烷、聚碳酸酯、合成橡胶、硅材料等四大领域产业链,开发或引进一批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下游延伸产品或项目。“此外,我们还将利用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企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普及自动化生产线和先进控制系统应用,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陆建良说,通过推进“机器换人”项目,港区将建设“机联网”、“厂联网”等示范项目,建设无操作工人示范车间(数字车间),建设“智慧工厂”示范企业。

石云良认为,智慧园区建设是港区实施“二次创业”、促进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整合优化产业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也是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环保水平的根本要求。未来几年内,港区将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与目标,力争将化工园区打造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慧园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