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如棋局,棋至中局,总少不了僵持和拉锯,落子布局更显不易。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减速换挡、结构调整、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也势必如履薄冰,需要在综合平衡中有所取舍,稳中求进。不破不立,也只有在经受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阵痛考验后,方能进入一片柳暗花明和豁然开朗的新境界。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杭州向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俱乐部”冲刺的关键之年。杭州需要在跨越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之时,跑得更稳,跑得更好。为此我们特别策划了一组《奔跑吧2015》系列报道,力图解析杭州当下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实现攻坚突破而呐喊鼓呼。今日推出首篇,敬请关注。
2014年,杭州地区生产总值站上9000亿元台阶,全市人均GDP超10万元。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这是对杭州的新考验。
昨日,开年头两个月的经济数据出炉。最新的统计数显示,我市2015年经济运行平稳开局。但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幅回落、工业投资低迷等因素,又让杭州经济承受着不小的下行压力。与此同时,服务业投资增长强劲等因素,则释放出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的积极信号。
规上工业行业分化加剧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基石。受春节放假因素影响,杭州2月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实现工业销售产值和总产值661.41亿元和667.6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2%和3.1%。
受此拖累,开年前两个月的规模以上工业表现也相对低迷,实现工业增加值381.94亿元,同比增长3.3%,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1697.66亿元,增长2.4%;销售产值1671.42亿元,增长2.8%。
同时,不同行业的分化趋势有所显现。在全市36个工业大类中,25个行业工业总产值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22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六个行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显著,共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3.1个百分点。
与此相对,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3.8%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五个行业,由于生产同比下降,合计下拉全市规上工业生产增速2.2个百分点。
作为增长“主引擎”,杭州大型企业开年的动能不足,这也成为全市规上工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数据显示,1—2月大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60.5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3.0%,同比下降2.3%,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中型和小微型企业则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506.34和630.77亿元,增长6.6%和3.5%。
服务业投资表现亮眼
“新常态下,我们常说的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消费应该起到基础作用,出口起到支撑作用,而投资应该起到关键作用。”在昨日举行的“杭州论坛”报告会上,知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分析认为。
虽然中国经济需要由过去的“投资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但在稳增长和调结构需要平衡兼顾的背景下,投资的作用仍不容忽视。
1—2月,我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8.32亿元,增长17.3%,增幅较去年同期及去年全年分别提高2.9和1.1个百分点,投资总量位居全省第二位,投资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前两个月杭州的投资增长仍主要依赖房地产。1—2月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2.11亿元,增长22.4%,增幅高于固定资产投资5.1个百分点,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5.5%。与投资高增速相对的是,2月份杭州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0.8%,环比下降0.4%,同比价格指数在70个大中城市中排名末位。
而在服务业已成杭州“首位经济”的背景下,服务业投资表现亮眼。1—2月,全市服务业投资394.94亿元,增长22.0%,剔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服务业投资152.83亿元,增长21.3%,占项目投资的比重为70.7%,较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拉动项目投资增长13.9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投资49.46亿元,劲增39.0%,高于全部服务业投资17个百分点。
大类商品零售额下降明显
而作为被寄予厚望的另一驾“马车”,开年以来杭州消费的总体表现也不尽如人意。1—2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1亿元,增长5.6%,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8.4个百分点。
从消费形态来看,1—2月我市商品销售大幅回落,餐饮收入小幅回升:实现商品零售额614.07亿元,增长5.6%,增幅同比回落9.5个百分点;实现餐饮收入66.93亿元,增长6.1%,增幅同比回升0.9个百分点。
汽车和石油这样大类商品零售额的下降,让总体消费显得有些提振乏力。受去年年初汽车销售旺盛、基数较高影响,我市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出现较大幅度下滑。1—2月全市实现汽车类零售额115.35亿元,下降9.0%,而去年同期汽车类增长29.8%。石油及制品类因油品价格下跌,1—2月实现零售额47.57亿元,下降17.8%,仅此两类商品就拉低我市零售额增幅7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普通生活消费品仍然保持稳定增长。受节日因素刺激,城乡居民置办年货购买新装等需求旺盛。据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统计,1—2月我市分别实现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零售额46.77亿元、4.37亿元、8.68亿元,增长26.1%、27.2%和11.6%;实现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42.82亿元,增长10.4%。中西药品(滋补品)类、家用电器类等销量扩大,分别实现零售额59.88亿元和17亿元,增长18.2%和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