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浙江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在杭州举办研讨会,纪念习总书记《努力打造“品牌大省”》发表10周年。在会议中,与会代表不仅回顾了浙江省品牌建设取得的成绩,而且正式发起倡议成立“浙江品牌战略联盟”,便于会员更好的建立品牌。
浙江正实现从“品牌大省”向“品牌强省”的跨越发展
自浙江省提出宣传和发展名牌产品的战略要求以来,浙江工业品牌建设工作位居全国前列、浙江工业品牌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品牌建设对于推进浙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经济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截至2012年底,浙江省著名商标和浙江名牌分别为3068个和2528个。就2012年来说,浙江省共有“浙江名牌”249个,其中工业类名牌达到 159个,占63.9%。近4年中,浙江省商标国际注册数增长神速,为全国之最。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指标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2012年,浙江省工业利润总额为3112.65亿元,位列第四位;工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1.32%,位列第五位;工业资产负债率为60.22%,位列第六位;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45%,位列第五位。
工业品牌竞争力居国内前茅。2013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的品牌”中,浙江拥有40个席次,名列全国各省的第三。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数量中,浙江连续几年位列第一。此外,浙江许多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已成为国际跨国商业集团的全球采购对象。2010年以来,浙江品牌已开始在国际上正式登台亮相,并不断缩短与国际大牌之间的差距。
与会企业希望推动品牌国际化和完善品牌人才培训体系
与会的10多家企业不仅总结了自己品牌在成长中所经历的重要时刻,已经今后的品牌规划,还在会议中提出了各种各样企业品牌建设方面的意见。
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在会议中提出,企业要跳出原来发展品牌的传统思路去打造品牌。企业可以走出国门去收购品牌,引进品牌。因为中国市场的购买力已经比美国大,引进品牌可以开辟一个比美国更大的市场,引进品牌将使得浙江企业可以尽早成为世界名牌。
雅莹集团董事长张华明表示,企业现有品牌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税费高昂,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等问题,使得浙江离品牌强省还有很多路要走。做品牌的企业,要强调工匠主义,培养一批有工匠意识的人才,而不能一味强调机器换人、电商换市。
中哲控股集团董事长杨和荣提出,浙江省品牌分为比较好,但是企业做品牌,确实存在成本比较高的问题。政府在制定相应奖励政策时,能否提高奖金额度?
还有来自高校的品牌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蔡丹红教授表示,企业应该建立以品牌营销为核心的战略管理,而不是任何时候只要销量一下降就降低品牌建设费用。
发布浙江省品牌战略联盟征求意见稿
会议的最后,为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努力建设“品牌强省”的战略决策,以“携手打造国内第一品牌、努力成就国际品牌”为目标,推动策略共举、资源共享、渠道共建、市场共拓、风险共济,浙江省品牌建设促进会联合部分品牌企业,共同倡议成立“浙江品牌战略联盟”。
建立“浙江品牌战略联盟”后,将实现:1.品牌战略共举;2.客户资源共享;3.新兴渠道共建;4. 促销活动互惠;5.广告投放整合;6. 发展困难共济,共六大功能。
首批邀请的10个品牌是:康恩贝、万事利、GXG、雅莹、洁丽雅、绿源、奥康、方太、古越龙山、世友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