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全部客旅船艇安装GPS定位系统、手机报港和电子签证信息平台启用后,近日杭州市淳安县交通港航部门又创新管理,探索运用船载信息安保系统,对千岛湖航区的客旅船内外实施视频监控,达到实时掌握船艇运行状态、及时处置突发事件、提高交通安全系数、降低运输管理成本的目的。目前此项工作已作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厅、交通运输厅试点项目展开探索。
一、信息化转型迫在眉睫
对于每年接待200余万游客的千岛湖航区,船多、客众、点散、面广,传统投入大量人力、密集巡航的“老办法”已难以适应信息化监管方式的“新潮流”。尽管近年来,先后建立了GPS监控平台、远程通讯、运力调度等系统,切实提高了管理的科技化水平,但在实践中仍存在几个瓶颈。
首先,GPS系统只能大致确定游船方位,无法掌握装载大量游客的游船内部运行情况,相对滞后于陆上公共交通监管设施的普及;其次,旅游码头安全状况由数字城管系统监控,部门间信息共享程度有待提高,远近程协调监管模式亟待优化;第三,旅游旺季航次多,待办进出港签证时间较长,制约旅游品质;第四,对定期签证船舶的运行状况的监管成本高,形成监管的动态盲区,存在安全隐患。
二、打造数字航区的新探索
本着优化管理、提高效能的理念,淳安县交通港航部门坚持从信息化的视角求解管理难题,今年以界面化监管、智能化管理、诚信化运行为突破口,探索管理挖潜的一揽子新举措。
一是充分发挥信息化监管平台的作用。更新提升110余艘游船的GPS终端性能,新增全部营运摩托艇的GPS设备安装,完善监管网络;协调整合多部门管理资源,如接纳旅游码头视频监控系统信息到千岛湖水上指挥中心,实现“资源高度共享、信息高速互动”的界面管理;同时,运用好手机短信平台、运力调度平台等的远程指挥、监控功能。
二是开发船舶手机报港系统、优化电子签证系统。专门架设了一套新型报港信息平台,采用诚信化管理方式,明确各定期签证船舶专用联络手机,每日报送航线信息、载客情况、适航状况等,在千岛湖水上指挥中心备案,目前已在30余艘船舶上试运行。此外,年底前将对船舶电子签证系统加以优化提升,调整电子签证流程,实现在线报航、审查、签证的远程办公模式。
三是探索开发游船视频信息化监控系统。对标准化游船以及“伯爵号”等重点船舶安装视频监控终端,连接水上指挥中心界面管理平台及各游船公司、船舶驾驶室,使船内情况一目了然,现场管理人员能随时根据视频监控信息制止游船违章出航,实现更为有效的源头管理。目前,已在“沁园9号”等三艘游船上安装并试运行视频监控系统,利用基本覆盖中心湖区的移动网络平台,以无线信号的方式对接界面管理监控系统,试运行反馈成效良好。
三、成效与价值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千岛湖探索数字航区建设对水上交通平稳、高效运行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一是催化监管理念和模式的转型,更加注重远程界面管理平台和一线动态监管的协作,远程排查违章行为,采取点对点“瞄准式”检查,消除80%的无效监管。如在航区高水位运行期间,通过远程监控界面进行管理,发现偏离航线、违规停泊等行为立即警告违章船舶,对未立即整改的通知水面组督促处理,维护正常的通航、靠泊秩序。二是促进边际监管成本的降低,在完成前期硬件网络建设后,可以充分发挥高效的远程监管作用,日常监管、维护效能成本将大幅降低。三是实现行政服务质量的跃升,利用网络化受理的方式,精简大量需面对面办理的环节,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智能核实安全证书情况,避免误签证现象的发生。四是带动科技监管功能的健全,在整合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多种应用需求,如水运企业可利用该系统组织日常考核、监督,作为奖惩激励的依据;在游船上出现事故、治安案件时,可利用视频监控系统调查取证,直接提取视频记录,检查驾驶员实时操作、游客有无违法行为等,在增加安全系数的同时,促使船上人员提高自律之心。五是加速传统监管盲区的消除,发挥远程监控平台的作用,从根本上破解旅游高峰时管理人员紧张的难题,消除违章侥幸心理,同时通过手机报港平台随时掌握定期签证船舶的安全运行状态,克服此类船舶距离远、巡航少的困难,减少了安全监管的盲区。
四、当前存在的困难
然而,数字航区的打造并非一蹴而就的,在信息化转型探索过程中,也有不少难题亟待破解。
首先,作为信息化应用的主体,水运企业的参与主动性难以充分调动。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信息化管理能给企业带来一些办事、管理的便利,但一直沿用下来的老办法也不差,不值得通过大投入来转型。对于企业而言,着眼点相对狭窄在所难免,对安全的重视程度需要管理部门加强引导,并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上广泛开发多种应用技术,加大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
其次,信息化建设前期投入离不开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在前期设备购置、网点铺设等方面投入较大,而产出的安全效益、管理效益要在相当长的周期内才得以体现,因此需要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用财政杠杆、政策杠杆调动企业参与数字航区建设的积极性。此外,船载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可由通信服务企业承包建设成本,通过支付流量费、包年使用费等形式支付,降低一次性支出。
第三,信息化系统的开发方与应用方衔接困难,由于信息化开发的专业性和水上交通管理的特殊性,开发的软件系统容易出现各种瑕疵,达不到最佳操作流程,不便于管理人员操作。在实践过程中,有必要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增加试运行时间,做好双方意见的反馈与系统优化调试。
从交通信息化的发展大势看,千岛湖航区率先开展数字航区探索,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反思与挑战,也为全省深化信息技术在水路运输管理等方面的运用积累了探索的经验,探索期间存在的阻力具有较大的普遍性,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破解、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