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城北,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繁华热闹的购物街市,尽显“浙东新商都”的时尚、大气;山抱水偎里,一条集城市防洪与生态景观于一体、融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于一身的城市亲水型绿色文化长廊——曹娥江十八里景观带循江旖旎,大龙山改造、青春广场二期、半山林相改造、数字城管启动实施……随着城市绿量和城市能级的提升,一座清新靓丽的虞城脱颖而出。
这是上虞撤县设市20年来城市建设成就的一个个缩影。20年来,城市建设像一轴不断延伸的美丽画卷,伴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扩大,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滨江生态型现代化宜居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实现了从“龙山时代”到“曹娥江时代”的精彩跨越。至今,我市已先后成功创建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省级示范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等。
大手笔规划拉大城市框架
翻开城市版图,上世纪90年代,上虞城市建设仅龙山脚下的一块老城地带。
1992年撤县设市时,上虞市创建了与城区隔江相望的省级上虞经济开发区。
1996年2月6日,连接老城区与经济开发区的曹娥江上,塔高82米、桥长1025米、宽26米的独塔双索面斜拉设计,时为全省同类型桥梁之最、华东地区首屈一指的上虞人民大桥竣工通车。这座大桥的建设,将老城区与经济开发区相连接,由此形成“一江两岸”版图。
2005年1月,历经2年多建设的南环大桥正式通车,城市建设再次拓展了虞城南大门。
20年间,上虞建成区面积从3.67平方公里拓展到36.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从28.5%提升到60.2%。
一城两区齐头并进,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我市提出建设“一座宜居创业的滨江生态型现代化和谐城市”的目标,并随着大桥、大闸、大港、大干线的建设,我市变身成为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浙东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
站在战略高度,市委、市政府前瞻性提出了打造杭州湾南翼重要制造业基地、浙东新商都和休闲旅游之城,确立了“北工、中城、南闲”的城市总体发展格局。
通过北进西扩、南拓东连、沿江开发、提升老城,我市城市框架迅速拉大,城市容量和内涵更是发生质的飞跃。城北新区加速崛起,行政中心成功搬迁,市民中心投入运行,德盛、锦茂、财富广场等现代商务办公区块相继建成,绿城桂花园、亚厦中央假日、金通华府、大通东方名都等高档楼盘拔地而起,时代广场、上百·万和城、大通·东方名都闪亮登场,雷迪森、大润发、沃尔玛、天玥开元名都大酒店等一批知名商贸项目相继入驻,石狮商贸城、国际家具广场、汽车机电广场等逐步培育完善,汽车机电广场二期、国际家居广场、大通农批市场一批专业市场相继建成投用,教育医疗、餐饮零售、文体娱乐等公共服务逐步健全,高档次、高品位城市建设发展令人耳目一新。
步入“十二五”,我市城市建设以“加快城市能级提升”为主线,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城市提质年”活动为抓手,突出城市服务功能的提升,聚力建设滨海新城、滨江新城、高铁新城、大龙山区域等“三城一区域”,加快形成“一主一副三极一片区”市域空间框架,不断提升城市能级,致力营造“创业乐园、休闲之都、幸福人居”,加快建成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
高起点建设提升城市能级
在拉大城市框架同时,市政道路、交通水利、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整体推进。
20年来,我市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入100多亿元,江扬路改造、江东路、保驾山路、人民东路延伸、西大门入城口改造,自来水三厂一期等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完成,三环路、四环路、边墩互通立交、春晖互通立交、岭光隧道等重大城市交通设施相继建成,“四横四纵三环”的城市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建成区道路总长达220多公里。完善城东、路东工业区基础配套,投资3亿元切实缓解老城区出行难、停车难、排涝难、环境差等一系列问题,并实施解放路步行街改造和“一江两岸”城市主要街路的亮化美化工程。
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日臻完善。20年来,我市实施了城东、城南、城北、开发区污水泵站及污水输送管道工程、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建设,日污水处理量增强到20多万立方米,对城镇生活污水统一实行截流收集、纳管输送、集中处理;新增泵站5座,污水处理厂1座。
城乡保洁统筹联动推进。城区环卫工作从简单堆放、填埋,向垃圾焚烧发电、垃圾集中填埋和沤肥多条腿走路的模式转变。20年来,我市加大城市环卫投入力度,现有公厕50多座,环卫专业车辆60多辆,城区90%的道路实行了18小时保洁制,环卫机械化作业率达48%,主要道路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做到日产日清。农村按照“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市处理”的工作机制,从2006年1月起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工程。
为不断提高市民品质生活,我市大手笔推进城市绿化,通过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等种种形式,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913公顷,绿化覆盖率43.02%;绿地面积784.15公顷,建成绿地率38.55%,城市人均绿地11.66平方米。
上虞市还全力推进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人才公寓、宅基地置换、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等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投资5.02亿元、14万平方米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主体结构基本结顶;投资6.8亿元、13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建设已完成全部桩基工程;第一期8万平方米、103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正在抓紧土方开挖;300余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享受廉租住房政策,建成一期500套经济适用房,投入1300多万元对115户家庭实行人才购房货币化补贴,对1030户农村困难群众实施住房救助,近4.3万人、1186家单位纳入了住房公积金保障范围。
20年来,上虞市切实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基本完成了城乡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和管理一体化,推进了城乡垃圾集中处置一体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和城乡供水一体化。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城市能级不断提升,上虞这个江南城市的生活品质会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上虞的百姓是幸福的。这个拥有“国家园林城市”头衔的城市有着诸多休闲场所,大龙山开发、青春广场、半山公园、文化广场等一大批园林绿化项目建设,绿意虞城更具诗意和活力。
这个拥有“浙东新商都”美誉的城市时尚大气,商场林立,商贸繁荣,购物、餐饮、娱乐一应俱全,处处散发着大都市的商业气息,大大方便百姓生活。
上虞的城市建设,有大都市的繁华,又有小城市的诗意,兼容并蓄,让人美不胜收,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