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切换
新闻
武义经济开发区:勇立潮头铸辉煌
2013
03/12
22:00

若干年前,百花山是远离武义县城沟壑纵横的洼地荒坡,如今这里是生机蓬勃孕育未来的创业热土,一条条宽阔笔直的道路纵横交错,一幢幢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这里已是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百花山不见,一夜发千花。广厦连云起,天边落彩霞。”这是著名篆刻家叶一苇回到家乡看到百花山变成了道路四通八达、厂房林立的工业区时吟写的诗句。叶老的诗句表达了对家乡武义迈向工业化发生巨变的无限感慨。回望改革开放30 年,武义这个传统的农业县,逐步实现了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武义经济开发区发挥着重要作用。武义经济开发区自1992年成立,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引领着武义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用十六年的光阴,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诗篇。

东方卷潮抓先机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武义县的民营企业就已开始起步、发展。1992年,正当全县上下在苦苦探寻武义工业发展出路时,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如春雷激荡,给东南沿海地区,也给武义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武义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决定着手创办一个经济开发区,为民营企业搭建“二次创业”的平台。根据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划出县城东北部、依傍武义江的2.3平方公里为开发区区域。1992年7月5日,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武义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993年11月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批准武义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定名为“浙江省武义经济开发区”。当时金华市被列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仅金华、兰溪、武义3家。在2005年国家专项清理整顿中,武义经济开发区被核准保留。

建设“40米大道”

今日横贯东西的武阳路,上世纪90年代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人们管他叫“40米大道”,在当时实为言其宽广、宏伟。武阳路工程是建区之初的第一场硬仗。按照“依托老城,全面规划,分期开发,滚动发展,服务配套,讲求效益”的思路,精神抖擞的开发区管委会一班人摆开了艰苦拼搏的战场。为了拓展县城新区,形成通往火车站、开发区的框架道路,县委、县政府决定投资2000万元,修建宽40米,全长2000米的武阳路。这是当时全县最大的市政道路工程,沿途涉及6个村,须征地600多亩,计划于1994年12月底完成。县委书记、县长率县四套班子领导多次到现场办公,为工程建设排忧解难。开发区管委会一班人开展夜间大会战,连续奋战18个昼夜提前完成了路基铺填工作。程王处地段是该工程建设中拆迁任务最重的,开发区管委会的12名干部组成拆迁工作组进驻到拆迁村中,挨家挨户做工作,仅仅用了2个月时间完成了拆迁工程。在各村和各部门的配合支持之下,1994年12月25日,武阳路主车道如期全线贯通,宽阔笔直的“40米大道”成了县城新区格局的主轴,也初步展示了开发区发展目标的宏伟。

先期开发结硕果

武义经济开发区的历史是一部充满希望的创业史。开发区成立初期,县委、县政府老城区东北边缘、依傍武义江区域的县后畈作为开发区首期开发,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后随着开发区域的逐步扩大,规划面积几经调整,直至2005年将远期规划面积扩大到46平方公里。初期开发包括商住开发和工业开发,“以开发区发展促进新城区建设,以新城区模式建设开发区”,结合武义县城的山水特点,经过几年努力,完成了白洋渡工业区和商贸住宅区建设。商住开发包括北岭小区、商贸中心、友谊小区、园丁小区、邮电新区、丹阳小区、康园小区、鸿基花园、温泉别墅……等一批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开发以白洋渡工业区开发建设为重点,开发面积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5000万元,引进总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00余家,逐步形成了五金机电、服装服饰、印刷包装等加工产业群。开发区工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拉开框架快发展

2001年,开发区全面启动实施百花山工业区的开发规划,征用土地5000多亩,将26万立方米的两座山头夷为平地,完成4913平方米建筑物的拆迁。至年底,建成宽70米、总长1.65公里的贯穿百花山工业区的44省道上松线主干道,宽度分别为20~50米的各条干道贯通,总长7000米的自来水引水工程竣工,并实现了干道的绿化、亮化。2002年,区内道路延伸、标准厂房和其他配合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开发区以建设城市新区的要求配备基础设施,年年投入大量资金有序推进区内基础配套设施和绿化建设,不断地提升整个园区的品位。经过16年的开发建设,开发区已经累计开发面积16.8平方公里, 其中工业开发用地8.9平方公里,框架道路3.79平方公里;累计基础设施投入9亿元,年均增长17%,建成区实现“五通一平”。如今,武义经济开发区内道路四通八达,厂房鳞次栉比,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整体规划具有科学性和超前性,已成为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工业新区。

创业创新谱新篇

近年来,武义经济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旅游富县”四大发展战略,以永武五金产业带为依托,大力推进创业创新,狠抓转型提质,致力建设“示范园区、城市新区、产业特区、效益强区”,优化工业布局,提升园区品位,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工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层次逐步提升,初步形成了五金机械、文旅休闲用品、汽摩配三大主导产业。2007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8.9亿元,出口交货值33亿元,工业增加值13.8亿元,财政税收2.77亿元。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出口交货值、自营出口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年均增长36.1%、42.1%、79.0%、75.7%和32.9%;2007年分别占全县35.7%、35.1%、40%、39.4%和22.3%;引进外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年平均增长37.6%和31.5%;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前100位企业中,开发区占43家,全县纳税100万元以上企业中,开发区工业企业60家,占其中工业企业的38.7%,全县纳税前10位企业开发区有3家。

风风雨雨16载,开放创新16年。今日的武义经济开发区,战略规划面积46.2平方公里,已累计开发面积12平方公里,入区企业37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7家,预计今年工业产值可达80亿元。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武义经济开发区将按照“适度拓展,加强管理,提升效益”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创业创新,转型提质,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百花山中心服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8月初已通过论证,中心服务区的建设将成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城市建设的新领地,将成为县城“北聚”的重要一极,带动开发区及整个武义经济的发展。武义经济开发区的不断发展提升,将会为古老的武义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魅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