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切换
新闻
吹“集结号”引“凤还巢” 青田“华侨总部经济”稳健扬帆
2013
03/11
21:56

今年上半年,青田县共有18家侨资企业把总部搬回家乡,累计引进侨资22亿元,年产值达57.3亿元,涉及服装、房地产、金融、机械制造等行业。更值得一提的是,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也扎根家乡,高科技制造业集群初显规模。

“没土地、没空间,但有脑袋。”日前,青田县委书记王通林站在即将落成的华侨广场前对笔者说,“区域空间有限,科学发展无限。提出并打造华侨总部经济,既是对华侨要素回流工程的积极深化,探索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科学之举,又是侨乡应对金融危机,以为化危,立足实际谋求县域经济转型的有力举措,更是促进青田人经济向青田经济转变,赢得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如今的侨乡青田,“华侨总部经济”成为吹响全球23万青田华侨创业创新的“集结号”,正引领着侨乡大地“聚力发展,合作共赢”,阔步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新路子。

聚华侨之力谋科学发展

青田,江海通津,钟灵毓秀。

这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在中国很难拷贝出这样的城市:宽博的国际视野和狭窄的地理空间,折射出无限的魅力。

青田建县于唐睿宗景云二年,总面积2493平方公里。这里有全国唯一一座石文化主题博物馆,6000年历史的青田石雕文化焕发新的活力,“石雕之乡”正向“中国石文化之都”升级迈进。

这里有全球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全球最大、最鲜甜的杨梅;这里孕育了汤思退、刘基、陈慕华、章乃器、陈诚等诸多古今名人,民间民俗文化丰富灿烂。

然而,这里还有更让人引以为豪的有300多年历史的“华侨文化”和“华侨经济”。在这里,家家挂世界地图,户户有华侨,23万华侨遍布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田还是一个资本雄厚、投资活跃的地方。据统计,青田华侨资产总额超过100亿美元,其中有5万多人在国内从事国际贸易,通过稳固的营销网络,年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另外,在国内,青田也有10万贸易大军,从事各种商品销售。许多侨资企业迅速壮大,成为集团公司甚至跨国集团企业。延伸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国内各地的营销网络,大大地拓展了侨乡产品的营销渠道。

据青田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徐光文介绍,青田县人均本外币储蓄达5万元,是全国人均储蓄最高的县份之一,也是浙江省外汇储量最多的县份之一。青田人从海外赚来的钱,除了用于海外再投资外,就是放在银行里“睡大觉”。统计表明,至今年9月末,全县人民币存款余额215.29亿元,同比增长43.64%,比年初新增67.41亿元;外汇存款余额7.06亿美元,比年初新增0.80亿美元,同比多增2.35亿美元。

近年来,青田县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的奋斗目标,认真落实“接轨温州,组团发展”的战略举措,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近5年,是青田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最快的几年。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青田“聚华侨之力”科学发展县域经济休戚相关。

青田县委、县政府顺时应势,提出并深入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形成了吸引华侨回乡投资的“洼地效应”。大批海外乡贤回乡观光考察、创办实业,投资遍布青田城乡各个领域。全县侨资企业达100多家,这些企业大多拥有进出口自营权。华侨已经成为助推青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

聚华侨之力凝雄厚优势

聚力发展,合作共赢,侨乡青田在“弹丸之地”创造世界精彩。

瓯江之滨,碧水蓝天,“剑”指海内外的气魄正在区域发展新蓝图上凝聚。在青田县城南岸,新规划的华侨总部经济大楼即将拔地而起,这一集中体现青田区域经济特色的“侨乡城市屋顶,绿谷城市地标”建筑,正引领着华侨总部经济由酝酿与设想跨向美丽的现实。经济学家、浙江大学金融系主任蒋岳祥教授把青田打造华侨总部经济之举,称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标本之作”。

发展华侨总部经济,自信的青田人靠的是遍布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万华侨资源,及青田人“敢闯敢冒、艰苦创业”的精神源泉,这是青田县科学发展的最大优势。

事实上,近年来,青田的总部经济已初露端倪。

有强大的侨力支撑,数年间,青田县城冒出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公司达59家。在县内已基本无地开发的现状下,这些房地产企业积极走出去,在全国各地开设分公司或项目部,大量经营房地产开发业务。如新世纪房产公司在哈尔滨松北中心区投资4亿美元,建设总规模百万平方米的“你好荷兰城”;华光房产公司在安徽开发52万平方米的“华光·皇马花园”小区;万基置业公司在义乌斥资5亿元,建造凤凰名城等,走的都是投资型总部经济模式。

一些本土各种产业的规模企业也把研发总部驻扎在青田,积极向外拓展延伸业务,走出了一条产研分离的研发型总部经济模式。

与此同时,青田县还出现了从事国际贸易的管理型总部(或个体)。青田形成了一批将国内的服装和小商品源源不断地发往侨居国的专业群体。这种经营模式,主体(总部、高端)大多在国内,而终端在国外,并且有着长期稳定的销售网络,具备了总部经济的雏形。同时崛起了一代年青睿智的新侨商。

“走遍世界,家在青田”。

近年来,青田积极深入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成效显著。截至2008年底,全县累计引进侨资22亿多元,投资领域涉及城市建设、效益农业、水利、教育、餐饮、旅游、休闲等领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上海、广州等地在内的许多青田人在全世界各地,在品牌代理和总部营销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著名品牌“美特斯·邦威”的周成建、国际品牌“花花公子”的邹立胜等。

在“华侨要素回流工程”的积极推动下,青田已形成了“以侨资为纽带,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具有区城特色”实力雄厚且异常活跃的“华侨经济”。

雄厚的民间资金、庞大的营销网络,加上大量的华侨总部企业群,不仅是青田人的巨大财富,也是青田科学发展的最大优势,奠定了青田发展华侨总部经济的坚实基础,坚定了青田发展华侨总部经济的发展信心。

聚华侨之力促转型升级

发展华侨总部经济,这是扣紧时代经济脉搏的举措,又是青田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引擎”,成为侨乡发展的强动力。为此,“青田华侨总部经济”还入选浙江省5个区域块状经济典型之一,成为丽水市唯一入选的区域块状经济典型。

目前,青田华侨总部经济进入实质操作阶段。青田县成立了总部经济发展工程指挥部,广纳贤才组建经济工作团队,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规范开发”的原则,充分发挥县域产业优势和区位特点,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特色鲜明、衔接紧密的“一心两区”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颁布实施了《青田县关于发展华侨总部经济的若干意见》,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产业导向、措施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性规划,按照“一心两区”规划吹响全球青田商人的“集结号”。

据介绍,“一心”是指以总部经济大楼为主体的总部企业集聚区、组团城市多功能现代服务业核心区。集聚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型总部、区域型总部、职能型总部。“两区”是指总部经济产业园区、滩坑旅游开发区。其中,总部经济产业园区规划区域位于区位优势明显的瓯江两岸,配套发展所需的政策服务用地。依托现代化集约型商务楼宇,重点集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国际贸易等企业总部。滩坑旅游开发区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重点引进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总部或总部分支机构,打造独具侨乡特色、体现“欧陆风情”的旅游胜地。

为了吸引侨资企业回乡扎根,青田县营造高效便捷的商务环境与宽松优惠的政策空间。青田还适时出台政策,在规划选址、税收优惠、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吸引境内外企业“凤还巢”。为此,该县成立了总部经济发展工程领导小组,建立总部经济发展工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开辟了总部企业审批事项绿色通道,统筹解决总部企业遇到的各类问题。针对石雕精品多为华侨收藏的状况,推出石雕抵押贷款业务,盘活了华侨手中价值数亿元的石雕资本;主动引进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为华侨总部经济提供金融支持。

同时,多层次开展海外招商推介,建立侨资企业信息库,借助海内外媒体和各地青田同乡会组织,邀请多批海外侨商代表团回乡考察,积极筹办“2009中国青田华侨总部经济发展论坛”活动。力求成功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把青田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华侨总部经济基地”,打造我省“外向型金融强县”和“创新型国际商贸强县”。

如今,在侨乡外贸经济园区,一家家侨资企业已经顺利投产。“格瑞斯”、“赛纳”、“安特仪表”都是一些知名的外贸皮革、服装、机械品牌,利用青田成熟的产业配套以及5万多名在国外专门从事国际贸易的青田人,降低了生产和营销成本,把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地。

积极响应华侨总部经济号召,将企业总部设在青田的中国·万维丝服饰有限公司一片繁忙,一个个集装箱从青田发往世界各地。这家由罗马尼亚的青田华侨林万荣投资2500万美元的服装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为何外销生意仍然红火?董事长林万荣说,正因为把企业总部牢牢地扎根家乡,降低了企业资源配置的综合成本,取得了竞争优势。浙江你好电器有限公司每天忙着生产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产品,它正是欧洲最大华人跨国综合企业之一的“荷兰你好集团”设在中国的专门从事闭门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中心。公司董事长、荷兰华侨吴洪刚说,扎根家乡可以充分整合利用国内技术、人才与海外市场的信息优势,不仅令不同区域资源优势互补,还有利于开拓国内市场。

有理由相信,即将开工建设的青田华侨总部经济大楼,不仅将成为一个中西经济文化结合的新焦点,传承悠久历史文化与先进国际理念的精英企业专属领地,是一座创造先机、财富与价值的崭新城市地标,而且,它还将成为一个精英企业的集群地,一个象征名流身份、显示创富实力的舞台和俯瞰商机的“新港湾”。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青田县倾力打造“华侨总部经济”的科学发展实践,不仅为青田县域经济的“华丽转身”赢得新空间,也将为大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周爱兵图/青田县委宣传部青田侨报社)

华侨总部经济

“一心两区”简介

“一心”华侨总部经济大楼

将坐落在瓯江南岸县城东隅,是一座高达200米的摩天大厦,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重点集聚国际商务、金融、房地产、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配以政策体系、投融资体系、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中心、现代中介服务业等,打造引领青田经济发展的城市新地标。相关企业可以通过会员制、租赁制、买断使用权等形式入驻。初步目标希望到2013年,将有100家以上的华侨企业总部入驻。

大楼分成三个功能区。第一区间为多功能服务区,入驻海关、银行、商会、行业协会、社团、会计师事务所、沙龙会所等,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保险、法律、咨询、评估、电子信息、商务娱乐、名品商贸等综合服务;第二区间为企业总部商务区,通过智能电子商务系统,缩短时间、空间距离,为华侨总部经济提供快速便捷的高端服务;第三区间为高级商务酒店,提供高档生活、娱乐、休闲服务。还将得到最完善的配套体系支持,如政策体系、投融资体系、物流中心、现代中介服务等。

华侨总部经济大楼,将成为华侨总部经济核心区,已确立了“侨乡城市屋顶,绿谷城市地标”的建设理念。建设资金采取多途径、多渠道、多元化方式,重视市场运作和民间资金的参与。

“两区”华侨总部经济产业园区、滩坑旅游开发区

华侨总部经济产业园区:规划区域位于区位优势明显的瓯江两岸,配套发展所需的政策服务用地。重点集聚制造业、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等企业总部。

滩坑旅游开发区:位于自然资源独特的滩坑库区,重点引进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总部或总部分支机构,打造独具侨乡特色、体现欧陆风情的国际旅游胜地。使库区成为以旅游休闲为主、职业培训为辅的多功能综合型的服务产业总部经济发展区域。

华侨总部经济发展工程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业主投资、企业参与”的开发建设模式。入驻“一心两区”的企业,要求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与华侨总部经济产业重点和产业导向。项目不分国内外,朋友不论新与老,合作不分先与后。

链接

总部经济的概念:经济学家指出,总部经济是指企业将决策、财务、研发、目标管理等职能从传统企业形态中脱离出来,形成总部企业,一些总部企业在特定区域相对集中、共同发展所呈现出的一种经济形态。

总部经济具有强劲的纳税效应、就业拉动效应、消费带动效应、产业积聚效应和经济辐射效应。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