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办,对浙江来说是个很好的契机。
昨天,省经信委有关人士说,浙江将借此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类互联网企业、机构和人才到乌镇,推动浙江互联网产业的集聚发展和创新发展。
这么做的目的是,要把乌镇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产业发展重要策源地、互联网产业特色发展集聚区和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
这些,也将成为浙江信息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数”读浙江互联网
1.32
截至今年8月,浙江移动电话用户7244.2万户,平均每个浙江人拥有1.32部手机;今年前5个月,互联网用户有6172万,其中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数1261万户。
至5月底,浙江移动4G用户突破150万户,居全国首位—预计到年底,浙江移动4G人口覆盖将达90%以上。
截至去年底,浙江IPTV用户达300万户,手机视频用户近400万户,杭州和宁波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用户,正在迅速增加。
7
去年,浙江电子信息产业超百亿元企业有7家,11家企业入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10家软件企业入围中国软件百强。
浙江信息产业已初步形成通信、计算机及网络、电子元器件及材料,信息机电、应用电子,以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多个较具特色优势产业,在数字视频监控、IP网络设备、集成电路设计、光纤通信器件、磁性材料等领域,占据国内领先地位。
85%
统计显示,全国约有85%的网络零售、70%的跨境电商交易,以及60%的企业间电商交易,是依托浙江的电商平台完成的。目前,杭州和宁波已被列为国家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杭州甚至还提出打造“国内首个网上自贸区”的设想。
浙江电子商务、物联网产业、云计算与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智慧物流、数字内容产业等,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已成为浙江信息经济的特色优势。
浙江目标:七大中心一个示范区
省经信委有关人士说,就浙江而言,信息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标志,是要基本建成特色明显、全国领先的“七大中心一个示范区”,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信息经济发展的先行区。
这里说的“七大中心”,指的是国际电子商务、全国物联网产业、全国云计算产业、全国大数据产业、全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全国智慧物流,以及全国数字内容产业中心。而示范区,具体指的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去年10月,浙江已获工信部批准,为全国首个。
换句话说,浙江想让信息产业,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实现从制造大省向信息经济大省的跨越。
记者探访
信息经济大省未来生活会怎样?
浙江要跨越成为信息经济大省,对普通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昨天,快报记者探访了浙江两家企业,他们给出了各自的可能。
社区医生装进电视里
在华数的实验室里走一圈,或能大致了解今后我们的家居生活是怎么样的。
家里的空调、电视、窗帘……哪怕你不在家,也能用手机控制。
老人在家测个血压,出门在外的子女也可以在手机上看到。
想看病,就拿遥控器在电视机上预约挂号,化验单什么的也不用跑医院拿了,打开电视就有,要是哪些数据看不懂,还可以直接在电视上和社区医生对话……
包裹国内24小时必达全球72小时必达
今年上市的阿里巴巴也开启了它的全球化元年,通俗地说便是“全球买,全球卖”。
马云此前表示,作为今年的第一个试点,目前的全球化主要是想为三五年后的全面国际化做准备。
全面国际化什么概念?昨天,阿里巴巴跨境B2C事业部副总经理周岚说,现在是中国和海外有买进卖出,以后各国和各国间同样也可以买进卖出。据她透露,根据阿里的设想,以后包裹的时间是国内24小时必达,全球72小时必达。
能实现吗?周岚说,他们和各方组建的“菜鸟”会发挥作用,一张是天网,运用大数据分析,能让他们知道消费者在哪,什么东西最好卖……根据这些,另外一张“地网”便会跟上,可以在各地完成仓储和配送就近布点—就国内而言,目前他们在全国主要城市均有仓库,县级城市则与物流企业合作,而哪怕是一个村子,只要日均包裹量达到50个,便会建服务站。
这次双十一,最快收到跨境包裹的,是杭州下沙的一个顾客,从下单到收货只用了2个小时—这是因为保税进口模式,订单还没下,包裹已经在动了,“把跨境包裹先备货在中国的保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