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府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到底意味着什么
4月10日,位于杭州城西的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开启古色古香的贵宾会客厅,不同于以往到访的合作企业或创投机构,这日的考察团身份格外特殊,“团长”是在今年全国“两会”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诚“靠优惠政策是很难吸引马云落户成功”的浙江省省长李强。
省长考察区里企业再平常不过,但这次不同。陪同前去的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说:“李强省长认为这是一种‘合作伙伴’间的交流,我们听了都深有感触。”
周国辉回忆说,当天,马云还是保持马式激情,但语速较往常略缓,更显沉稳。这可能是中国省级政府与辖区内民营企业签署的第一个合作协议,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开放、平等、服务、创新的理念。
十个方面的“战略合作”
周国辉提到,在李强省长问及“阿里巴巴下一步的发展研判和打算是什么”时,马云表示,十年后,“身体健康”和“思想健康”是最为需要关注的两大问题,所以阿里巴巴才会在健康和文化产业接连出手。
“马云说,互联网已经从IT时代转向DT时代(数据时代),所以要重点布局云计算、大数据,阿里未来不仅仅要会卖货,而且要打造‘世界云谷’,这是阿里的使命。”周国辉回忆,在会谈现场,当马云说到阿里深谋远虑却不被人理解的创新远景,曾一度激动“呼吁政府和社会能给予支持、理解”。
来自省政府考察团的回应,除了高度褒奖的话语——“浙江需要阿里这样伟大的企业,阿里的成长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的力量、民间的力量和科技的力量”,还有双方签署的一份战略合作协议。
这份战略合作协议包括产业发展、应用推广、模式创新、信用体系等10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推进阿里巴巴在浙江的电商平台、菜鸟物流等重点项目建设,发展阿里云及大数据产业,扩大浙货网络销售,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子商务,打造创新金融服务中心,推进居民生活服务智能化,建设智能物流骨干网络,推进政府采购电商化,构建浙江诚信体系等。
“省政府与阿里巴巴签约可以视为浙江省经济转型的一个前兆。”浙江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潘毅刚认为,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浙江经济,要想彻底脱胎换骨,只有通过互联网、信息、物流等高端第三产业来完成,才能摆脱质量与效益不可兼得的局面。
“阿里巴巴无论是做电子商务,还是创新互联网金融,包括正在勾画的大数据蓝图,目的都只有一个——‘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与浙江省政府发展经济的目标一致,这才是签约的基础。”潘毅刚说。
电子商务发展快、带动强、潜力大,浙江的电商产业有基础,扩消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就业、惠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寻找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只和政府谈恋爱,但不结婚”,在过去的14年中,阿里巴巴始终与政府保持这样若即若离的关系。这一回,仅一纸协议就打破了马云所秉持的“不管阿里巴巴发展多快,也绝不与政府做生意”的信条。
但是,令马云没有想到的是,阿里巴巴在迅速崛起的过程中,他所要开拓的新行业荆棘丛生,壁垒扎堆。而直率的马云,在公开场合并不忌讳吐露这种情绪。
马云对李强省长说:“阿里巴巴十多年创业发展,最正确的决定是建在杭州,坚守在浙江和杭州。阿里人永远怀有感恩和敬畏之心。阿里发展中也会处于风口浪尖,幸亏在浙江、在杭州。没有杭州、浙江,就没有阿里巴巴。阿里巴巴走出去是必然的,但必须立足浙江,放眼世界。”
“多数企业都希望能在享受政府红利的同时,又跟政府保持距离,但这通常是理想状态,不可求。阿里以前纯粹做电子商务,现在在各个省份推出阿里云数据,要接口大量城市基础数据,无法避免地要与政府打交道。”某不愿具名的互联网业内高管表示马云的“妥协”在意料之中。
“阿里此次与浙江省政府的战略合作,也是利大于弊。”潘毅刚表示阿里机会特殊之处在于,“阿里巴巴可以借帮助政府加快信息化进程的机会,进入政务云等市场,承担政府职能延伸的工作,赢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
“阿里巴巴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诸多创新,如果没有政府支持,早就做不下去了。”某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人士说,“经历了近期央行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冲击,马云应该重新衡量企业创新突破的边界,以及监管部门对风险的容忍度,这其中与政府保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浙江工商大学MBA学院院长郑勇军则从产业联动的角度指出:“随着阿里巴巴把包括贸易、基金、彩票在内的各个产业搬到网上,阿里巴巴需要与地方产业进行的联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需要与政府加强沟通。”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或许就标志阿里巴巴迈出与政府默契关系的第一步。
发现世界级企业,改变区域经济格局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角色双方,一个是省级政府,一个是辖区内的民营企业,这甚少出现的合作关系本身就已突破传统思维,更何况协议所涉及的核心要素——电商、物流、大数据、创新金融、诚信体系,个个都是新经济时代的关键词。
“合作的十个项目对浙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指引意义。”潘毅刚在接受《浙商》采访时说,浙江曾经引以为豪的块状经济,由于缺少以资本、技术、品牌为纽带的专业化分工及合作,在变革时代已然成为了创新疲乏的羸弱之躯。
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告诉《浙商》记者,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因子正在爆发变革消费生活和商业社会的巨大能量,阿里巴巴作为这个时期里应运而生的平台型电商企业,无疑具备绝佳的示范带头效应。
郑勇军也对《浙商》记者表示,政府树阿里巴巴为典型有其必然原因。“阿里巴巴代表了中国经济、浙江经济的未来,是政府必须关注的企业。”
郑勇军说,尽管阿里巴巴从创立之初就饱含争议,比如它创造了就业机会,也摧毁着线下的行业机会,但是从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角度来说,阿里巴巴对商业业态的改善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确立了浙江省域经济在电子商务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因此,当下政府如何关注马云都不为过,因为,在阿里巴巴身上,可以看到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的未来所在。
重构市场与政府边界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战略合作协议中未曾提及“财政投入”,也没有“优惠政策”一说,更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大包大揽”。“政府既不是企业的管理者,也不是市场的操盘手,浙江省政府这一次考察阿里巴巴并且达成战略合作,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一种开放、平等、服务、创新的执政理念。”前述互联网业内高管说,“政府造势,企业做事,在新型政企关系的构建上,浙江走在前面。”
“政府职能正在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对比先前的到处抓手、各处调控,现在更注重社会管理中的市场逻辑和自治逻辑。”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姚先国向《浙商》记者解释正发生在政府职能部门层面的细微变化。
“阿里巴巴本身所从事的业务就极具创新性,给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和监管范围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政府在与企业互相学习、互相依靠的过程中,也需要培养从管理企业到服务企业的能力。”张汉东说。
尊重企业就意味着尊重市场,对营商环境亦有深刻体会的浙江力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善通认为这是一个好开端:“用协议的方式来强调政府服务职能的转变,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最后将会形成政府为企业服务的长效机制。”
“既然与央企可以战略合作,那么与民企自然也可以战略合作。”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巡视员应雄则认为政企合作,携手发展,必须马上行动起来。“省政府勇敢迈出的这一小步,实则跨出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步,跨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一步。”
把电商大鳄锁定在本地
对于浙江省政府“俯身”阿里巴巴的姿态,会否会造成后者在市场上的垄断?在《浙商》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数位政府官员及观察人士都予以否认,并表示政府对任何企业都保持有长期关注,尤其是实力突出、对产业有带动力的民营企业。“其实考察完阿里巴巴后,李强省长带领的考察团还去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知悉情况的张汉东说。
去年以来,阿里巴巴不断在资本市场上出手,眼看其收获渐丰,且有业务范围外溢之势,社会上传出“浙江何以留住阿里”的声音。从这个角度来说,用协议“锁定”阿里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土地需求较少的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日渐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对这一类企业的争夺必然会加强。如果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被挖走,会减弱地方经济的竞争力。”李善通认为省政府与阿里巴巴此时签约,正是因为意识到了后者对浙江经济的影响力。
合作协议一方面确定了阿里巴巴在“电商换市”战略中占据了较高的地位,同时也意味着省政府把电子商务提升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来看待。郑勇军表示持相同观点。
除了把电商大鳄锁定在本地外,政府借用阿里巴巴在运营信息方面的基础设置,继而抢占大数据时代的战略制高点,也不失为合作之外的增值收获。“阿里巴巴的数据对于经济决策很有参考价值,可以反映很多民生问题。国家统计局也曾想过如何利用阿里巴巴的平台做数据统计。”潘毅刚说。
此外,他表示,政府下一轮转型会利用到信息化技术,急需有这方面服务能力的市场力量的帮助,因此阿里巴巴是非常合适的合作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