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切换
新闻
浙江经济从量增转向质增 块状经济正在消减
2014
05/07
15:36

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年一季度浙江省经济运行情况发布后,GDP同比增长7%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甚至争议的焦点。

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浙江全省生产总值77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7%,比去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这个增速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日前,浙商发展研究院、浙江工业经济研究所、《浙商》杂志联合举办“市场化改革的浙江实践——从一季度数据说起”座谈会,近10位浙江本地专家学者、企业家从各自研究的领域和观察出发,解读浙江一季度经济数据。

浙江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表示,对GDP增速的认知不能再停留在记忆的惯性中,在目前的环境下无论是横纵向比较,7%都不算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低增速为主导必将取代高增速,要适应放缓的速度。

只要是有效增长,他认为甚至低至5%也可以接受。“7%的增速即便不算优也至少算良好,这里面有政府有所作为的成分,如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关停上千家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从短期看肯定拉低了GDP增速。”

块状经济作为浙江省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正在消解。21世纪80年代至今,传统的块状经济不断演变,以中心企业为主,其他外包企业协作的上下游产业链正在形成。在浙江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徐剑锋看来,这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非常利于提升竞争力的好事。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浙江省生产总值7768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274亿元,增长0.3%;二产增加值3745亿元,增长6.5%;三产增加值3749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的增速最为领先。

“浙江目前所暴露的问题,正基于其经济优秀的前提,长期维持10%增速代表这个国家或者地区停留在工业化阶段,是不发达的,浙江经济已从量增转向质增,对于GDP增速的理解不在于高低,而在于健康与否,”浙大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沈一慧认为,浙江从2008年就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的一味追求高增长率的思维应该及时予以淘汰,“在未来,低增速将是常态;只要健康,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上世纪80年代韩国、日本进入工业发达时代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济增长力度大幅下降,徐剑锋认为,作为目前正处于这个阶段的浙江省来说,要用正确的心态对待放缓的增速。

同时,一季度数据也揭示了浙江经济隐含的问题。

“3月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3%,至此,PPI已经连续25个月下滑,给我们敲了警钟”。兰建平指出,由于多数行业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产能过剩局面较为严重,在需求没有能够得到有效放大的背景下,最终产品的价格就很容易下跌,这就会侵蚀企业的利润。

兰建平称,PPI的继续下行表明,市场的实际需求并没有真正好转。

企业负债率则是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指标。伴随着过去两位数增速的是浙江企业高达65%的平均负债率。沈一慧认为,如果未来企业负债率无法下调至35%左右,一旦经济增速放缓到6%,真正的衰退就会来临。

而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张旭昆认为,土地指标市场化程度不够是浙江省经济下行原因的根子。产业结构偏轻、金融体系市场化严重不足及转型过程中的人才危机导致转型成本过高也影响了浙江经济的后续增长动力。

张旭昆表示,要做到避危趋安,必须要利用好企业家资源。如何为下一步经济发展储备人才,创造企业家二代继业的良好环境。(编辑吴红缨)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