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切换
新闻
浙江丽水:生态旅游打造第一支柱产业
2014
04/15
15:31

“丽水的生态资源优势就是 ‘无价之宝’。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我们的发展理念,就是把丽水的生态元素、文化元素有机融合起来,大力发展以 ‘生态、休闲、养生’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业。”这是中共丽水市委书记王永康在2013中国 (丽水)生态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推介会上的一席话。寥寥数语,透露出丽水发展生态旅游的决心,也勾勒出丽水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生态旅游业捷报频传

2013年,丽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4569.67万人次,同比增长27.57%;旅游总收入266.29亿元,同比增长29.37%。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两项增幅已经连续八年居全省前列。

记者了解到,2013年浙江全省接待入境游人数同比持平,接待国内游客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15.3%;2013年全国入境旅游人数同比下降2.5%,国内旅游人数增长10.3%,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14.0%。由此可见,和全省、全国旅游业的增速相比,丽水旅游业均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国旅游业入境游接待人数下降的背景下,浙江入境游市场总体也不乐观,省内的四市还出现罕见的负增长。但是丽水的入境游市场却逆势增长:全年接待入境游客25.79万人次,同比增长25.25%,增速名列全省第二;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1239.2万美元,同比增长30.62%,增速名列全省首位。

生态优势全国领先

地处浙南的丽水是瓯江、钱塘江、飞云江、椒江、闽江、赛江等六大水系的“六江之源”,以80.4%的森林覆盖率在全国位居第二,被誉为“浙南林海”。“好山好水好空气”的自然禀赋使丽水早已成为驰名海内外的“华东氧吧”、“浙江绿谷”、“中国生态第一市”。2009年,丽水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1年,丽水荣膺“国际休闲养生城市”;2013年,丽水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今年3月8日,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通报:2013年全国有74个城市实施了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监测,其中海口、舟山、拉萨、福州、惠州、珠海、深圳、厦门、丽水、贵阳空气质量名列前十位。

记者了解到,在列入环保部监测的74个城市中,2013年丽水的PM2.5浓度年均值为优,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74个城市的平均达标天数多出75天,达标率高出20个百分点。而且,在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只有丽水是一座非沿海、低海拔的城市,展现了“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生态优势。

2013年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丽水市总得分为67.13分,比上年提高1.63分,比全省平均高9.48分,居全省11个市首位。至此,丽水市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六年居全省首位。

另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对全国2348个县开展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丽水9个县市区全部进入全国前50名,其中有4个县市进入前10名。

还有一组数据也足以证明丽水 “养生福地”的魅力:2012年底,丽水存活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比例超过十万分之七,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岁,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

富民强市形成共识

曾经受到区位、交通、土地能诸多要素制约的丽水,在浙江工业化飞速发展时期,一度沦为浙江这一全国经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近年来,随着丽水生态旅游优势的不断发挥,当年的“劣势”转化成了突出优势,以旅游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也转化成了富民强市、转型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

在丽水采访期间,记者发现旅游业带来的财富故事可谓“俯首可拾”——

遂昌县高坪乡海拔870米,山高、林密、地少、人稀。近年来,高坪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迄今已有农家乐经营户近百户。从2009年至2012年,当地的旅游接待人次从3.1万人增长到了16.44万人。从2008年至今,该乡居民的存款量也从500多万元增加到了6000万元,增长近10倍;

莲都区峰源乡7295亩耕地有90%都在海拔700米以上,平均气温比市区低5℃-8℃,年均降雨量1700多毫米,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目前,高山蔬菜已成为该乡的一项主导产业,2013年全乡高山蔬菜播种面积4930.5亩,产量超过8000吨,总产值约3300万元。同时,峰源乡积极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和农家乐综合体建设,培育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业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2013年丽水有344个行政村成为休闲旅游村,接待游客971万人次,实现营业总收入8.6亿元。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的数字显示,2013年丽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增幅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位的基础上,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24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