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切换
新闻
浙江台州医化产业“涅槃重生”
2014
03/26
10:50

 本报记者 范高明报道

     “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改革,进退并举。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两年多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打响了一场以建设生态环境城市,向污染宣战的大“战役”,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33家医化企业中有26家退出,椒江区医化行业工业总产值不降反升;26家退出企业共解散劳动用工6000人左右,没有发生一起劳资纠纷和个人上访事件。
     政府利用智慧和人性化的统筹谋划,促使医化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最终赢得了百姓认可。虽然医化企业手续齐全、生产合法并按照要求排放,但为了响应政府向污染宣战的号召,宁愿放弃眼前利益也无怨无悔,积极实施转型升级战略。
     通过各方努力,这篇医化产业的战略转型“文章”可谓是退出了污染、转出了成效、升出了水平。对企业、对产业完全可用“涅槃重生、腾笼换鸟”来形容。
政府:强势推进“退、转、升”
     台州市椒江区医化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90年代后逐渐步入快速发展期,最终成为椒江区乃至台州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医化企业最多时达200多家。2001年后,随着国家对社会和环境工作的不断重视和加强,经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椒江区医化企业数量不断减少,而存活下来的企业规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壮大。到2011年,椒江区医化企业只剩33家,年销售收入在80亿元左右,入库税收5亿元左右。
     据椒江区医化转型办公室主任、区环保局局长徐明初介绍,近年来,虽然医化企业经过多次大力整治,该区块也通过了浙江省“811”(8大水系、11个地区)环保重点监管区的验收,企业数量减少了很多,但由于距离城市中心较近,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医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恶臭废气,群众对此反响强烈,抱怨不断。因此,在每年的台州市、椒江区“两会”上,这一问题屡次被提及,已成为市、区两级政府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要经济还是要环境”,已到了两级政府必须作出选择的时候了。
     2011年10月,台州市、椒江区两级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召集所有医化企业负责人召开了医化产业转型升级动员大会,并现场与3家企业签订“退、转、升”协议,于2011年底与所有企业全部签订协议,痛下决心采用有效的机制和倒逼手段使环境能有彻底改变。同时,决意在“大换血、大调整”的基础上不仅要换回一个清新良好的空气质量,而且不能让医化产业“倒”下去,使之重现生机。这就是政府的一个“承诺”,这个“承诺”就是既要考虑到对社会、群众有个交待,又要考虑地方经济如何才能科学有效、稳定健康和快速提升与发展,这是两个综合交叉的大课题。“对地方经济发展来说,改革要付出的成本是非常大的,不但没有产出,政府还要投进去七八亿元用于相关配套政策的支出。虽然如此,但我们不能等‘风’来等‘雨’来,治污必须得进行。”椒江区委书记陈祥荣表示。
     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政府要敢于主导、敢于“亮剑”,利用政府行政手段强力推进。椒江区常务副区长鲍宗仁介绍,此次退出的26家医化企业,停产、转移、升级的142个高污染项目,之前都是经过审批的、合法的,让他们为地方产业升级做出利益牺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换句话来说,我们所说和所做的‘退、转、升’从某种程度上讲不是法律意义上的‘退、转、升’,而是行政意义上的‘退、转、升’,这需要大家的努力与支持”。
企业: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2013年11月底,记者曾就椒江区医化企业“退、转、升”情况做过调查采访。在浙江东港药业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只见一个个生产车间都已经停工,所有的生产设备、设施都被拆解、拆除。据两家企业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正在积极主动地根据政府“退、转、升”的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对保留项目的生产工艺、路线、装备进行重新设计、规划和定位,并按照“六化”(管道化、密闭化、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化、循环化)水平和要求进行新的布局调整,加快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
     在椒江区环保局,一张悬挂在会议室里的退、转、升进度表清晰地标注了各企业实际的进展情况。从进度表上看,所有企业基本都能按照排列的进度时间改造到位,许多被列入“退、转、升”的产品、项目甚至还提前完成了预定计划。
     2014年3月7日,记者再次来到实地进行调查采访。在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州振港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和浙江丽晶化学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排排新安装的悬空着的反应灌(发酵灌)所有进出管道均被架空。在车间自动化控制室内,一位技术工人告诉记者,这种生产工艺是根据台州市和椒江区政府的要求全部采用“六化”标准设计安装的,所有投料、出料和反应(发酵)都是在全密闭的情况下进行,运用计算机系统来控制。架空进出管道,有助于一但发生跑、冒、滴、漏等情况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对于此次“大换血”、“大清退”、“大整治”、“大调整”,企业是怎么考虑的?海正的金红顺、振港的杨思卫、丽晶的吴国敏和浙江九洲药业、海翔药业等企业的相关人员都表示:“开始时,企业都会有一些想法,因为这种阵痛是要花很大代价的,除了要对设施、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彻底的改造、改进外,还要投入大量的费用,最让企业无法承受的是停产。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阵痛是短暂的,也是值得的。为了产业升级,确实要快速去除‘毒瘤’,还‘身体’一个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倒逼机制促使企业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讲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政府在此次整顿中采取了更人性化的做法,给了企业足够的时间进行整治、改造。同时为了企业的改造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台州市环保局、椒江区环保局、椒江区医化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和台州市、椒江区政府主要领导结合政策和国家形势及百姓诉求,向群众详细地进行利弊分析,做了大量深入的解释、宣传、教育等思想工作。用陈祥荣的话说,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设计、精心安排的“涅槃重生”、“腾笼换鸟”,从源头、从根上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环境:清新的空气回来了
    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就是要向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宣战”。“椒江区医化产业经过整治,可以说是退出了污染、转出了成效、提升了产业水平。现在,椒江区的空气清新了,群众较满意,这项民生、民心工程可说是在政府监管、企业积极配合、群众监督下共同取得的成绩,得到了浙江省、台州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而且,台州市环保部门在2013年浙江省环境4项综合考核中都为优秀,这是这么多年来从没有过的事。”台州市环保局局长章维建说。
    当地一位出租车司机表示:“我们这些出租车司机有时也会聚在一起谈论椒江医化园区的环境问题。起初,我们大家与其他群众一样,都觉得政府下决心告别‘恶臭’这件事只是暂时说说而已,不怎么相信。因为,这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现在看来,这次政府是真的下了大力气实实在在兑现自己的‘承诺’”。
    台州一中教师王如彬告诉记者,他们学校离椒江医化园区比较近,原来每年到了二三月份时常会闻到臭味,连体育课都不敢在室外安排,学生、家长、老师意见都比较大。现在好了,空气清新了,空气质量得到了根本改变,老师可以安心上课,学生可以专心听讲了。
    章维建表示,过去,大多数人把转型升级简单理解为就是要把所有医药、化工企业清理掉。“我们的转型升级就是要把好的产品、项目保留下来,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和产品进行‘退、转、升’,彻底淘汰那些高污染、高能耗、效益差且市场竞争力弱的企业与产品,积极扶持具有较强经济、科研实力的大型骨干企业,促使优质且‘强、好、高’的企业在产业、产品方面有一个质的提升。特别是象海正药业这样的国际化大型企业,现在仍然是走在前列的榜样、标杆。虽然去年年底一些媒体在宣传上出现了一些误解,但这并不影响政府和企业对转型升级的把握,因为这符合国家和省、市政府及群众意愿的总体发展愿望。”章维建说。
     对于此次转型,徐明初还向记者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椒江区医化产业工业总产值2011年为87.22亿元; 2012年为89.75亿元,同比增长2.9%;2013年为97.88亿元,同比增长9.1%。预计到2014年将达到110亿元,增长11%;2015年将达到140亿元,增长27.3%。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