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3年嘉兴市新增社会融资总规模874.9亿元
去年嘉兴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提升金融产业化发展水平等举措,全市金融业运行总体良好。全年新增社会融资总规模达到874.9亿元,同比多增248.5亿元。
围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金融创新发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普惠金融”,今年嘉兴金融创新将从多个层面推进。金融产业方面,市本级将重点围绕“国际金融广场”和“基金小镇”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工作,各县(市、区)要努力实现金融资本与地方特色产业的对接与融合,形成金融产业的嘉兴特色。
探索资本转化新路径
民间资本多、中小企业多;投资难、融资难,嘉兴一直在寻找和探索将民间资本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新路径。2012年,隆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依法创设了“地方经济成长基金”这种新的投融资工具,架起一座民间资本通往土地一级整理、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房建设等项目的桥梁。去年8月,该公司在嘉兴地区发行的首支地方经济成长基金——嘉兴市秀智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存续期已满,顺利实现预期收益并安全退出,既有效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又拓展了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
该公司还创新推出了产业投资基金、并购重组基金、通用航空产业基金等。截至去年9月,公司累计管理各类基金规模17亿元。2013年隆德资产被评为浙江金融优秀企业、浙江股权交易中心OTC市场优秀会员;公司主要负责人刘全民被评为浙江金融十大领军人物。
除了引进一批创新型金融机构探索多样化的资本转化途径之外,今年嘉兴还将以各县(市、区)产业基础及经济发展的特点为依托,推进各具特色的县(市、区)金融创新模式,“借鉴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经验,推进海宁金融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推动秀洲区‘物流金融’、桐乡‘旅游金融’发展;出台嘉善金融创新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等。”市金融办主任王申峰告诉记者。
多元化促融资规模创新高
在新经济环境下,单一依靠传统商业银行体系已经无法解决投融资难题,像隆德资产这样的投资机构将越来越活跃,同时,海宁资产经营公司、嘉通集团、嘉城集团、友邦集成吊顶等企业主体正通过保险资金债权项目、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上市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
1月28日,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这是今年年初IPO重启后,嘉兴迎来的首家上市公司。至今,嘉兴已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3家、股票35只,上市企业数量居浙江省第4位、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12位。目前嘉兴另有报会在审企业11家,7家企业在进行辅导备案。在省股交中心成长板挂牌企业19家,创新板挂牌企业61家。
据了解,今年嘉兴将通过出台推进企业股改和上市工作实施意见,建立股改后备企业库,成立浙江股交中心嘉兴代理点等举措,力争全年新增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10家,省股交中心挂牌20家,直接融资规模150亿元以上。
融资多元化趋势是去年全市金融运行的一大亮点。在874.9亿元新增社会融资总规模中,银行贷款占比同比下降了22个百分点;直接融资占比同比上升了1.7个百分点;银行表外融资占比同比提高20.7个百分点,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负债结构进一步改善。
创新搭建金融产业新平台
目前,嘉兴正在申报省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去年12月底,继嘉兴银行高新支行后,嘉兴又一家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中国农业银行嘉兴嘉科支行成立,并与浙江昱能光伏科技集成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签约。昱能光伏是嘉兴一家高科技企业,公司董事长凌志敏表示,科技型企业轻资产,依靠传统的思路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幸好有专门针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机构,为我们提供灵活、多元化的服务,企业才获得了信贷支持。”事实上,去年9月前,昱能光伏就已经凭借信用担保和股东担保从嘉兴银行高新支行获得授信共1300万元。
“科技金融是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助推器。”王申峰说,力争年末2家科技支行贷款余额达到6亿元。在科技银行的基础上,嘉兴还将在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科技小贷等科技专营机构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探索科技金融的嘉兴模式。
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同时,去年嘉兴还把南湖“基金小镇”、国际金融广场作为金融产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和工作载体,着力提升金融产业化发展水平。截至2月17日,“基金小镇”累计引进投资管理公司53家,注册资金6.4亿元;投资合伙企业257家,认缴资金301.7亿元;规划面积415亩的国际金融广场完成奠基,目前正在全力推进金融机构、金融后台等招商工作。(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