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切换
新闻
温州苍南县—— 全力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
2014
02/20
11:08

玉苍山八面来风。渔寮沙滩面对碧海,霞关港庇护渔民。苍南县山海经济格局引人瞩目。

苍南县毗邻福建,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是名副其实的浙江南大门,也是浙江对台经贸合作的先行区、桥头堡。

苍南县近年来大力实施“双海双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海西”经济发展先行区)战略,全力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取得喜人成果:工农业齐头并进,实体经济长足发展,科教文卫体面貌全面刷新,生态环境日益优美,社会环境日趋和谐。  一座“浙江美丽南大门”呼之欲出。

明确定位,实施“美丽线路图”

打造“浙江美丽南大门”的概念是浙江省委夏宝龙书记提出的。

2012年9月,夏宝龙书记专程到苍南县调研。夏书记走访多地并倾听了苍南县委的工作汇报后,作出了苍南要打造“浙江美丽南大门”的重要指示。夏书记提纲挈领的指示也为苍南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苍南县委、县政府就“浙江美丽南大门”这个全新的概念进行讨论分析,结合苍南当地的实际情况,最后将其定位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的系统工程。苍南地理位置较特殊,山海经济和工农业经济均较发达,地域文化印记很明显,只有理顺“五位一体”,经济才能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浙江美丽南大门”的准确定位,无疑成为苍南前进路上的风向标。

2013年8月,市委陈一新书记在苍南调研时指出,苍南要打造成“温州大都市区第一副中心、浙南闽东北对台经贸中心、浙江海洋经济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的山水田园智城”。陈书记对苍南四个层面的全新定位是对“浙江美丽南大门”目标要求的细化、具体化。

两级书记的重要指示,促使苍南很快制定了自己的“美丽路线图”。浙江美丽南大门将是一座富裕南大门、文明南大门、和谐南大门、活力南大门和靓丽南大门。这样以来,便可“按图索骥”,工作起来就事半功倍。建设富裕南大门,便是构筑争先创优的创新型经济形态,使苍南成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海西”经济发展先行区。文明南大门建设的切入点是继承发扬浙南特色的地域性文化灵魂,促进多种文化并存、多种文明交融,使苍南成为文化高地、文明高地。和谐南大门的基础是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形态和谐。活力南大门要求有高效一流的服务型政商环境。靓丽南大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山水田园智城。

苍南人正沿着这幅“美丽路线图”走下去,效果必将逐步显现。

牛刀初试,实体经济异峰突起

实体经济永远是地方经济的主要支撑,苍南县也不例外。该县下大力气抓实体经济,落实市委“十大举措”,过去的一年成绩斐然。

苍南坚持稳增长和促转型有机结合,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双商双引”工程取得好成绩。苍南县在国内外经商办企业的能人人数众多,大家都有回哺家乡回乡再创业的念想,但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平台,该县组织人马携带项目外出,游说在外苍南人回乡创业 ,召开不同规模的招商引资治谈会,全年到位浙商回归资金42.12亿元,同比增长87.78%,引进外资6032万美元,总额名列全市第二。其中温商汤元挺回乡投资救活当地一家知名企业——博强铜业,成为该县一个经典个案。博强铜业因贷款担保链出现问题,产生连锁反应,博强铜业陷入濒死边缘,汤元挺对博强铜业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决定接手这家企业,该县相关部门积极介入,汤元挺收拢外地的一些业务,给博强铜业注资重组,使博强铜业起死回生。该县还深入开展有效投资总量加码工程,完成限额以上投资299.48亿元,同比增长35.8%,总额和增速均排全市第三;其中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性投资77.41亿元,同比增长40%,总额和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三。

振兴实体经济,行之有效的系列配套政策举措是保障。该县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县企业工商户进行大排查, 因势利导,完成“个转企”3356家、“限下转限上”58家、“规下转规上”42家,总体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培育网络经济主体8201家,排名全市前列,被评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强县”,排名第16位。成功申报纳入省级产业集聚区、温州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重视小微企业园建设,启动12个总面积超2100亩的小微企业园规划建设,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小微企业园规模均居全市前列,其中行业协会牵头、企业集资联建的小微企业园建设模式得到市委陈一新书记高度肯定。全年工业用地出让40宗计1196.64亩,其中工业用海出让18宗计826亩,总量排名全市第一。

此外,该县还实施“驻企服务员制度”、政银企法联动等系列措施,从实处服务企业。

打好“海西牌”,台商投资热土更热

苍南素来是台湾商人的投资热土。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地处“海西”和浙闽交界的区位优势及海洋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大力实施符合苍南实际的“双海双区”战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西”经济发展先行区),并依托全省第一个浙台经贸合作区建设平台(2011年6月份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对台经贸合作,在全省保持领跑领先。

去年,苍南更是向台商频频抛出“红绣球”,收获硕果。全年引进台资项目8个,合同利用台资2606万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491.66万美元;签约台资项目14个,意向投资额达36亿元。

落户苍南的国家级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开放管理措施试点口岸获国家商务部、国家海关总署联合批复,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已由国务院批转商务部办理,国家级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合作基地已由省民宗委向国家民委申报。这些国字头牌子的获批和申报待批无疑为苍南与台商的交流铺平了一条条更加宽敞的通衢。

该县还成功举办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月、“2013浙江.台湾合作周”苍南项目招商推介会、全省浙台经贸合作区建设现场推进会等系列活动,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提高。

治水唱主角,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乡面貌是“浙江美丽南大门”的基础,美化城乡面貌其实就在夯实浙江美丽南大门的根基。苍南山海雄壮,是海滨县,苍南境内溪流河汊发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苍南改变城乡面貌治水唱主角。他们确立的目标是“一年出形象、两年大改观、三年上水平”,真抓实干。以治水为突破口,实行“五水共治”,科学编制了美丽浙南水乡建设总体规划,实施“治源控污、防洪排涝、蓄水净水、河网整治、水乡文化、节水社会”六大工程。严格落实“三级河长制”、环境整治“五级责任捆缚”、月排名末位表态等机制,统筹抓好“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和“治四乱、保清洁”等工作,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完成89条垃圾河和黑河整治,启动总投资30亿元的河道综合整治三年计划,1070公里平原河道实现保洁全覆盖,“四边三化”考核名列全市第二,拆违面积位居全市第一;县城污水处理率达88.3%,位居全市第一;生态创建群众满意度增幅位居全市第一。该县持续深入环境综合整治,实施“23766”工程,坚决关停39家气流纺企业、23家小造纸和5家化工企业,启动印染、电雕等七大重污染行业园区建设,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生态投入机制,打造一批乡村精品线、精品村、样板户。

该县去年还成功通过省级森林城市创建验收。灵龙大道、灵沙大道、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苍南段、朱家站水闸除险加固、县人民医院迁建、县城新区“两江一湖”和龙港大桥等一批重大在建项目都加快了进度,龙港新城海涂围垦吹填二期工程也快速推进。

人文关怀, 凝聚无边正能量

苍南县在提升民生福祉问题上扬善抑恶和重视文化建设,将善进行放大,以期汇聚更强的社会正能量,一位诚信老爹便美名扬华夏,弘扬无边的正能量。

苍南县从群众最直接的现实难题入手,创新社会治理和改善民生。具体工作可圈可点,网格化、大调解、邻里守望等措施就彰显了人文关怀。

平安苍南创建是苍南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该县着力构建党政领导、综治协调、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开展“五闹”整治,实施星级平安村居创建和不合格村居挂牌整治,“多网合一”的基层管理也取得明显成效。平安“三率”水平名列全市前茅,平安苍南“七连创”成功在望。

以人为本,以民为重。该县大力推进社保扩面提标工作,启动实施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制度,缩小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异,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使更多的群众受益。该县还在惠民的科教文卫体方面下大力气,取得很大的成绩。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第一个开通县域4G移动网络,宗祠改建文化中心项目通过文化部验收,其案例入选中宣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爱心港湾”福利项目被评为省“阳光民政”建设十大品牌项目。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省级文化县,省级卫生强县、科技强县、体育强县、义务教育均衡县、教育现代化县、质量强县……每一创建都扎实推进。文化是软实力,县文博馆、县体育中心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金乡卫城综合保护开发、矾矿申遗等稳步推进。

该县在诚信老爹的基础上开展“最美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由此向外延伸,1人获“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人入围“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候选人。

克己奉公,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苍南县加强修炼党员干部自身素养,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方面也颇有新意,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问题也有创意,在人才引进方面也不拘一格。

该县依托“玉苍大讲坛”等载体,强化专题学习、理论宣讲和干部培训,加大外宣力度,实施领导干部媒介提升工程,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有效净化网络舆论环境。还建立“1十9”干部人事制度综合体系,开展“学、清、调、改、停”对照检查。在全市率先开展“红色细胞工程”试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拓面提质。完善人才政策,引进“国千”人才1名、580海外精英人才1名、海外工程师2名。

该县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28条办法、“六个严禁”,制定出台干部作风建设“1+8”实施意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效能督查实名曝光、连带追责,“三公”消费明显下降,机关效能得到提速提效。同时,全面实施重大项目责任捆绑攻坚制度,推行“一项工作、一位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方法,先后推出“十大重点工作、实体经济振兴、水环境治理”三大责任捆绑攻坚活动,形成“大干快上、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有效破解了灵龙大道、县城新区750亩治洪区公园等一大批重点工程推进难问题。

数字苍南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64.59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9.38亿元

●财政总收入37.03亿元,同比增长15.3%,增幅列全市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65亿元,同比增长22.4%,增幅列全省各县(市)第一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38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98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737元

●全市各县(市、区)26项重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排序中,11项位列前三

●引进台资1491.66万美元,意向投资台资36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