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 作为开发区经济发展工作的主要管理与协调部门,从工作职责来看,经济发展局绝对是个关键性的部门。这个类似大部制的部门,对口承担着杭州市18个相关单位的管理职能,这些单位包括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科协、地震局、旅委、贸易局、统计局、物价局、安监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兽医局、气象局、体改办等政府部门。可以说,经济发展局的工作内容,融入了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新一轮大企业培育计划启动
今年年初,为做大做强做优开发区工业经济,在总结前一轮培育工作的基础上,经发局研究提出了新一轮大企业三年(2013—2015)培育计划,即《大企业“572工程”培育计划(2013-2015年)》,积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其中,设立了企业规模奖励,对于首次突破“5亿元、10亿元、20亿元、30亿元、50亿元、100亿元、300亿元”七个档次的企业,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对“发展特别快、贡献特别大”的企业,给予“一企一策”待遇。
同时,对开发区部分现有政策进一步加大力度,如:针对大企业,提高安居工程租房补助标准、优先满足空间拓展需求、优先列入供电保障第一梯队、优先解决骨干人员的子女就学问题、提高对技改项目的区级资助比例。
此外,在支持企业规模提升的基础上,强化了对大企业质量效益提升的引导,出台了《综合效益水平评价办法》,建立每亩产值、每亩税收、增加值电耗、新产品产值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引导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局史建峰局长表示,在下一步深入实施“572工程”中,将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机制,建立完善5亿元以上企业管委会领导分工联系机制,加强重点企业的日常联系,委机关各部门定期上门服务;二是强化推进,重点跟踪支撑企业未来发展的投资扩产项目,强化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达产各个节点的跟进服务;三是破解难题,对于走访调研中企业反映的问题,加强日常的沟通协调,确保企业问题解决的时效性,着力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
新技术汇聚“东部科技港”
如何推进经济转型、实现产业升级,是开发区经过20年建设后必然面临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备受重视。经济发展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开展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两港八园”的建设。牵头起草了《加快建设杭州东部科技港的实施意见》,对外招引科技型高新企业、对内推动老牌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推进杭州东部产学研创新示范园建设,目前已建和明确新建的平台共76万平方米,今年共引进科技、文创企业134家。积极开展园区提升,推动计量科创园、杭职院向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孵化器迈进,传媒文创园向着省级孵化器前进。
二是强化科技合作交流。积极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新机制,推进与高校二级学院的工作联动,积极进行校企对接。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对接会8场,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0个。
三是加强载体建设。推进引进大院名校工作,积极推进中科院理化所分所引进,加快“工程塑料国家工程塑料研究中心南方中心”、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院士工作站建设。
新城商业配套加快建设完善
除了强化企业服务、全力挖潜增产、促进产业升级之外,经发局也有不少职能与民生关联度较高,正如该局史建峰局长所说:“副城建设有没有到位、水平高不高,都是对我们行政能力的考验。”具体来说,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商业服务配套。随着副城建设步伐的加快,下沙正由工业区向宜居新城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商业服务配套建设是居住在下沙的群众十分关注的话题,为此,今年以来经发局将不少相关工作放上了案头。
——加快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和竣工投用,促成银泰项目开工、东东城项目试营业,推进下沙综合市场、海天农贸市场建设。
——开展社区便民服务试点建设,推进菜篮子直通车进社区,加快完善社区便民服务配套体系。
……
第二个问题,如何把好食品安全的源头关。今年以来,经发局积极开展H7N9禽流感病毒防控工作,扎实开展了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和奶牛“两病”监测工作,认真做好农畜产品上市检测工作,全区未发生一起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有效确保了源头安全。
第三个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今年以来,经发局先后开展了餐饮企业“年夜饭”明码标价、防治H7N9禽流感药品和相关商品市场价格专项检查、商业零售企业促销行为专项整治、医药卫生服务专项检查等多个专项检查,同时积极处理各类价格举报投诉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予以严肃查处,有效规范了区内市场价格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