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切换
新闻
同在钱塘造繁华 浙江都市经济圈发展巡礼之杭州篇
2013
09/04
11:05

同在钱塘造繁华

—浙江都市经济圈发展巡礼之杭州篇

杭州湾,刚刚画出一道美丽的虹。10公里长的嘉绍大桥,勾起了北南两岸千丝万缕的牵连,更在杭州都市圈节点县市间,画了一个完整的交通闭合圈。绍兴人兴奋地说,嘉兴港好像搬到了家门前。

差不多同一时间,宁杭甬高铁的全线开跑,则带着与风竞速的梦,将杭嘉湖平原多点串珠成链——这一回,西湖与太湖,仿佛就在眼前。

如果在长三角的大版图里画个圈,杭州都市圈就在中间。被交通拓宽的架构空间,背后是更广更深的区域渗透与融合。

这里是长三角的“金南翼”。以杭州市区为极核,杭州市域为主体,湖州、嘉兴、绍兴三市市区为副中心,德清、安吉、海宁、桐乡、绍兴、诸暨等杭州相邻六县(市)为紧密层,联动湖州、嘉兴、绍兴市域——摊开地图,四座活力之城紧密相接,宛若翻飞的彩蝶。

这里是机制创新的“实验区”。医保互通率先试水,城际公交首次上路……“自2007年5月启动建设以来,杭州都市圈打破行政区划坚冰,探索区域内深层次联动——从各自封闭走向相互开放,很多人勇敢地‘吃了螃蟹’。”杭州都市圈协调办公室主任、市经合办主任董祖德说。

2012年6月,中国都市圈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中国18个大都市圈评价指数,杭州都市圈仅次于上海、广州,绩效评价排名全国第三。

“打造都市圈,并不是表面看起来房子连成一片,而是构建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亭告诉记者,都市圈发展所带动的城市群,要打破既有束缚,推动跨区域合作,称得上是一次“家园的再造”。

34585平方公里,2000多万人,杭州都市圈的面积和人口,都超过了全省的三分之一。这里的每一次脉动,皆引人关注。

流动:要素的力量

黄峥,杭州人。穆斯塔法,埃及人。深夜,他们挤在桐乡濮院镇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商量第二天的羊毛衫新品发布会。

两个人的第一次相识,就在濮院,这个全国羊毛衫的集散地。穆斯塔法手上有支外国模特队,黄峥则在这里开了一家名为“曼秀”的广告公司,为200多家企业制作产品画册和拍摄淘宝网店照片。

曼秀的营业额,去年做到了300万元。“濮院的商业摄影市场巨大。”黄峥从不后悔离开杭州到这里创业的决定,三年前,他卖掉了杭州的房子,说动了朋友辞掉杭州的工作来为他打工。

“这里距离杭州也就一个多小时车程。因为拥有庞大的市场,从而成为信息、资源、人才的汇聚地。”濮院针织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钱伟国说,曼秀入驻的大楼原是羊毛衫辅料市场,如今被改造成创意广场,作为科技创新平台,已拥有20多家产业服务机构。

除了濮院羊毛衫市场,还有海宁皮革城、绍兴轻纺城……杭州都市圈云集了大量堪称全国行业老大的专业市场,它们已不单是商品的集散地,更成为价格信息传递、流行趋势发布、技术研发、物流中转和金融服务的集散地,其产业脉动与全省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从发达国家看,都市圈是发展的主要形态,随着基础设施改善和交通发展,县域间、城市间时空距离不断缩小,统筹规划、融合发展成为现实选择,必将加快新型城市经济的发展。”德清县委书记张晓强说。

公派美国学习期间,张晓强曾经多次走到哈德逊河边。河对岸是世界金融中心纽约,河这边是新泽西州,云集了大量纽约金融机构的后台服务基地。“纽约都市圈的繁荣和兴起,正是得益于中心城市纽约的辐射带动,经过功能集聚整合,形成多元互补、错位发展。”张晓强说。

如今,湖州德清,会不会成为浙江的“新泽西”?张晓强有信心,因为一张极其相似的地形图——德清紧邻杭州,彼此仅隔一条东苕溪。更坚定的理由,是这座小城在金融创新上的不断突破:成立全省首家为科技企业服务的县级科技支行,拥有最为齐备的地方金融体系,成立了全省首家金融服务外包学院,试水林权抵押、农房抵押贷款……

于是,省工行来了,带来了业务处理中心;省农信联社来了,带来了全国最大的农村金融后台基地。越来越多的白领、金领,成了这座莫干山麓小城的新居民。

“除德清外,余杭、南湖、诸暨等地都在致力于金融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杭州都市圈协调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不仅带动了区域资金流动规模的扩大,各种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也更加频繁。

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生产要素趋向自由化的流动,正在悄然消解行政区划壁垒,带来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也在要素流动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区域内的合理分工。

泰普森控股集团把户外用品的生产基地搬到了德清,位于杭州拱墅区的老厂房改造成了文化创意园,发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又使董事长杨宝庆成为资本运营的高手,完成了多宗海外并购。

据初步统计,仅在海宁、德清、安吉三地,杭资企业的总数已经超过了1000家。

同时,杭州周边县市的不少企业如湖州的珀莱雅化妆品、绍兴的嘉城控股、安吉的圣淘控股等,也开始把总部或研发、销售等部门迁到杭州,将人才、技术、信息集聚在都市圈核心层,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生产要素的自由双向流动,趋势已不可逆转。

要素变“留”为“流”,成为市场彼此开放的重要信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杭州都市圈蓝皮书》显示,杭州都市圈区域年生产总值约占全省总额的45%,已成为浙江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块。

【从商品集散地,到要素集散地。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趋势已不可逆转。要素变“留”为“流”,成为市场彼此开放的重要信号。】

转型:知本的力量

绍兴县杨汛桥镇与相邻的杭州萧山区有七座桥相连,连口音都很相似,杭州绕城公路在这里设了市域外的唯一出入口。

“杨汛桥,天然应该成为杭州都市圈的重要节点。”绍兴县发改局副局长高建强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一直积极编制西北地区一体化规划,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如何依托杭州都市圈的人文资源。

“浙江某某大学校长来镇考察。”5月出版的《杨汛桥报》上的一行小字,不经意间透露了一个信息:这个工业小镇,将迎来一所全日制的大学。距它不远的绍兴柯桥,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的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已建成,下半年招收第一批新生。

“作为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资源寡地,实现区域文化优势的有机整合,对提升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杭州都市圈协调会办公室副主任、杭州市经合办副主任徐文霞说,杭州都市圈集结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在办学体制、教师流动等方面都已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房子刚装修完不久就接到了拆迁通知,安吉皈山乡农民陈裕海二话没说,签字同意。他的家门前,明年要建成一所大学。安吉县与浙江科技学院联合兴办的中德工程师学院已经排出了日程表:2014年9月,首批招生5000人。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海宁校区,已拥有万名在校生;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专门针对当地产业实际,开设了设计、摄影、会展等专业;位于诸暨总建筑用地500亩的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这个月正式开学;安吉与杭州西湖区组建跨地区教育共同体,互派师生交流学习……

记者获知一则最新消息是:浙江大学的一处国际校区,已在杭州都市圈范围内选定校址。

教育的合作,带来的是创新的合作。“高校云集的硅谷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近年来,杭州都市圈知识产权创造量接近全省总数的一半。“知识的传播推广,融合当地创业文化,形成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力源泉,显著地促进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

高校外迁为杭州周边地区提供了发展机遇,自发的人才流动更是蔓延至杭州都市圈的毛细血管。近年来,在杭州的人才市场里,德清、海宁、安吉来举行的专场招聘会经常很“闹猛”。只要专业对口、薪酬满意,很多高校毕业生并不介意到杭州周边的这些小城市工作。

表面上看,便捷的交通成了小城市高素质人才向大城市迁移的快速通道。然而,同样也会带来人才资源向低生活成本城市流动的“反虹吸效应”。

杭州外国语学校的英语老师胡跃波,最近成为安吉县特级教师工作站的导师;浙大建工学院的教授金伟良、赵羽习,也在今年8月,签约成为安吉交通、规划部门的特聘专家……这场省级专业人才与安吉县的握手,已广泛涉及了竹木加工、林业开发、医疗合作、城市建设、基础教育等当地经济社会的重点发展领域。

从工厂外迁到“知本”外迁,正是为了破解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推动粗放到集约的蜕变。

今年夏天,杨汛桥镇的39个窗帘窗纱企业老板坐进了教室,学习电子商务的应用。

这些扯惯了皮尺记惯了账本的手,刚刚点起鼠标,难免有些别扭。但就如同当年勇敢闯天下、拓市场一样,他们敏锐地发现,互联网能够将城市、乡村的市场需求都收集起来,形成巨大的消费增量。

绍兴市科技局负责人说,为配合纺织、领带、袜业、轴承四个省重点块状经济转型,当地已有浙大、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等十余家院校、研究所进驻。

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身,无疑成为打造都市圈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智力流动的提速,也使杭州都市圈的成长生机勃勃。

【从工厂外迁,到高校外迁。舍弃曾经的低成本扩张,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身。智力流动的提速,也使都市圈的成长生机勃勃。】

破冰:创新的力量

中午,安吉县行政中心前,施季民摸出了一张卡,骑上了一部橙色的公共自行车。

这种杭州市民熟悉的交通方式,眼下在安吉也成为流行。县区域合作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安吉公共自行车的软件技术和管理系统都借鉴了杭州的成熟经验:相似的锁止器、便捷的一卡通……安吉人得意地说,所有的租车点24小时都可以租车,“这一点,甚至优于杭州”。

他们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设想——希望杭州的市民卡也可在安吉通用。对此,杭州公共交通集团表示,正在进行技术评估。百姓更期待的,是拥有一张“杭州都市圈市民卡”,彼此同享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

6年来,围绕区域一体化建设,由都市圈协调会办公室牵头,杭州都市圈先后实施了涉及产业合作、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合作项目180多个。集中配置,共同享有,百姓生活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58岁的农民杨国宝,家在杭州城郊吉如村。现在,他每周都开着车去德清经济开发区的一家企业上班。40公里的距离,并没有让老杨感到多少生活上的不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摸出杭州“市民卡”,就能在德清县人民医院看病,那里是杭州市医保中心第一家跨地区定点医院。

尽管在全省医保“一卡通”逐渐完善的今天,异地就医已不算稀奇,但这处杭州都市圈最早的医保互通试点,却已经平稳运行了6年,超过40000人次因此受益。

德清县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傅小亮还记得,这项跨地区医保联网实时结算的做法,在平台设计时,曾经碰到很多难题。首先要确保账户资金安全,其次,两地医保政策还有诸多差异。“没有可以参考的先例,从一张白纸起步,突破了很多原有的框架,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

医保实时联网仅是“冰山一角”,公共服务的延伸,使都市圈的同城效应初显。桐乡临杭经济区、海宁连杭经济区的很多地方,都有区号为0571的电话;海宁部分地区从杭州接入了自来水和天然气管网;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省人民医院还在海宁开办了分院……

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实现多地合作,每一点改变,都引人关注。

长三角首条跨行政区划的公交线K588路的正式运营,被视作全省都市圈建设的标志性事件,具有破冰意义。15辆49座大巴,每天45个班次往返于杭州武林门北和德清汽车总站之间,这条线路由杭州和德清两地合作运营,较好地解决了股权配置和利益分配的问题。“长途客运是点对点的交通模式,而城际公交由多个点串连成线,方便沿线居民乘坐,且票价便宜。”杭州公交城际客运公司总经理周国勇认为,这会是未来区域客运网的一种雏形。

从一张白纸,到多点突破,打开杭州都市圈建设大事记,总能看到一条创新的轨迹。省级综合配套改革为杭州都市圈提供了政策破冰的空间,这里也成为全省多项试点的先行之地。

没有创新,何来融合?

酝酿中的深层次改革创新,还有更多。如设立杭州都市圈“共同发展基金”,除使用传统的行政力进行区域协调外,引进利益补偿和公共投资等经济协调力,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补偿等方面共同分担与受益。还有专家提出,借鉴日本都市圈“政策投资银行”的经验,建立“杭州都市圈联合银行”,通过发行区域性项目债券等方式,用于圈内重大项目建设和规划落实。

【从一张白纸,到多点突破。省级综合配套改革提供了政策破冰的空间,这里是全省多项试点的先行之地。没有创新,何来融合?】

共享:合唱的力量

杭州人龚雪珍和她的两个姐妹,每年都在安吉上墅乡董岭村过夏天,习惯已经延续了6年。这个大家族第三代小孙子,出生一个多月就在董岭住过,现在都快上小学了。

纷至沓来的城里客,让这个高山村热闹起来。村里127户人家,九成开起了农家乐。去年起,董岭村竟然开出了一趟往返于省城中心杭州大厦的班车。司机提醒我们,要保证有座位,还得早点预约。

“杭嘉湖绍文化相近、渊源深厚,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强,天生具有黏合剂的作用。”杭州市旅委市场开发处副处长李修宝告诉记者,在杭州都市圈旅游专委会牵头下,4地联合的旅游推广每年都会在国内外举行,并统一采用“吴越经典、江南绝色”的品牌。

他递过来一份2012年的全省旅游业经济指标,杭州都市圈的入境旅游总人数超过500万人次,这个数字是全省的六成,旅游外汇收入则接近30亿美元,也超过了全省总数的一半。

“那片大竹海,就在西湖边”,这是安吉“融杭活动月”的宣传词。安吉县旅委副主任朱毅说,7月开始,杭州100个社区、1500家超市的电子显示屏,每天都会滚动播出安吉旅游的宣传片。

从清凉之地莫干山,一路直达到贯穿杭州南北的大动脉莫干山路,这是德清人无缝对接杭州市场的向往;从鉴湖到湘湖,绍兴人想和萧山人一衣带水,共饮西小江;每年夏天,诸暨西施故里荷花会总是携手杭州西湖赏荷游,一起亮相推广。

海宁市委书记林毅说,他最大的梦想,是让海宁人能从老盐仓的百里观潮旅游长廊,沿着钱塘江边的大道,直接拥抱杭州梅家坞的茶香……

交通网络的日趋发达,正让这样的向往一步步成为现实。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范建军告诉记者,民间称为“杭州二绕”的总长300多公里的杭州都市圈环线,目前正在分段实施建设。

日前,杭州都市圈交通专委会专题讨论合作推进杭州绕城公路西复线、杭绍台、杭绍甬高速等跨区域重大项目。专委会机制是杭州都市圈协调机制的重要环节,目前,杭州都市圈有15个专业委员会,每一个专委会的成员,都是4个城市某一领域的相关职能部门或专业机构的负责人。

“专委会的模式串珠成链,开创了一种现实的合作模式,能办成不少事。”杭州都市圈协调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例如环保专委会多次开展联合执法,解决了萧绍边界永兴河水质污染等多起跨界污染纠纷。

意大利学者帕累托有一个经典理论:如果改变资源的配置,已经不可能在不损害任何一个人的前提下,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得比以前更好,这意味着配置达到了最优状态,公平和效率都达到了“理想王国”,即“帕累托最优状态”。

“最优”意味着共赢,是区域合作最理想的状态。杭州都市圈,正努力向这个状态靠近。摆在面前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自拉自唱,还是步调一致的大合唱?随着杭州都市圈建设的不断深入,谁都希望听到后一种声音。

杭州都市圈协调会负责人表示,作为世界第6大城市群南翼的中心都市圈,伴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以及全省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释放,杭州都市圈有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发展空间。

经济先行圈、生活幸福圈、生态文明圈——杭州都市圈的梦想,在这里,将接受最热切的考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