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切换
新闻
浙江智能船舶产业,为何组团赴京招商?
2025
04/24
16:35

潮新闻 记者 沈爱群 通讯员 张正洁 范正侃

智领远航,链动海洋。4月23日下午,杭州市拱墅区京津冀双招双引推介会暨浙江省二轻集团智能船舶产业专场活动,在北京举行。

在浙江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浙江省商务厅、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联合指导下,该活动由浙江省二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投资促进中心共同主办,浙江二轻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市拱墅区武林街道办事处、北京浙企共赢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活动海报

潮新闻记者关注到,本场活动,主打的是“智能船舶产业专场”。

浙江智能船舶产业,为何专程来京招商?

众所周知,浙江是智能制造强省,也是海洋经济大省。目前,浙江正大力推进海洋经济领域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催生一批新业态、新动能,也是吸引投资的最大蓝海、最新风口。2024年,全省301个海洋强省建设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过2000亿元。

从杭州市来看,智能船舶产业是杭州市拱墅区倾力推出的新质生产力代表。比如,浙江省二轻集团积极布局的智能船舶与海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便被列为全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拱墅区与浙江省二轻集团共同打造了浙江省智能船舶创新中心——总投资12亿元,也被列入省“千项万亿”项目。

据浙江省二轻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方力介绍,近些年该集团超常规布局先进智能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建立了包含智能船舶研究院、国瑞科技及所属杭州海创、浙江北鲲等主体在内的智能船舶企业矩阵,逐渐形成完善产业链,聚力抢占产业创新制高点。截至目前,集团旗下国瑞科技公司,是国内少数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系统专业供应商,也是该领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值得骄傲的是,国瑞科技下属北鲲智能公司主导的国内首艘百吨级无人船,已实现全国产化并多次成功参与军队演练。

活动现场

对于智能船舶产业来说,北京又具有哪些优势呢?

“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资源富集、人才荟萃的创新高地。就智能船舶产业而言,北京在信息、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都可以与浙江形成互补。”浙江省驻京办副主任邵千龙表示。

近年来,省政府驻京办积极对接北京高端创新资源,构建京浙交流的高效平台,建成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为基础的“两站”智慧招引平台,实现京津冀企业高端资源与“415X”产业集群和315科技创新体系精准匹配,打造了北京高校科研院所“浙里行”品牌,加强联系对接、招大引强,助力北京高端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浙江。

而据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专场活动,对准的还是赫赫有名的北京中关村。中关村被称为“中国硅谷”。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圆心,三公里半径内,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及国内知名高校林立。

可以说,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北京,央企智能船舶企业、创新性智能船舶项目、首都科研院所及中关村新质生产力企业,还有由千千万万个科技人才组成的一支极为庞大的科技大军,不仅在推动着这个“村”不断前行,也吸引着浙江智能船舶产业前来招商引智。

现场签约项目

记者同步观察到,参加本次活动的北京科技企业也是亮点纷呈。以现场签约的项目为例,史河科技、海舶无人船、叠风新能源、天枢摇光等4家签约企业,均在行业内取得了领先地位。北京史河科技是高空机器人行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海舶无人船科技主打小型无人船舶,叠风新能源科技是国内领先的船舶风力辅助推进系统提供商,天枢摇光(北京)科技的仿真建模软件已成为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国产CAD替代产品。

据了解,今天的专场活动,也是“投资浙里”京浙系列项目合作对接交流活动的其中一场。这个结合北京高端资源集聚优势和在京驻点招商工作实际而打造的“投资浙里”项目招引子品牌,自去年创办以来,紧紧围绕集成电路、智能物联、高端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415X”重点产业集群及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开展项目精准对接。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项目路演会37场次,对接推进项目超70个,直接或间接促成了柳叶刀手术机器人、云豹智能DPU芯片、多肽创新药等8个项目签约落户浙江。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