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日前,浙江公布新一批9家国际产业合作园创建培育名单。这是浙江在2015年启动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容”行动。
经过6年多的建设,全省17个国际产业合作园一年可贡献全省约9%的实际使用外资。这期间,浙江在国际产业合作上积累了怎样的经验?透过这张新名单,浙江释放出了哪些国际产业合作的新信号?
破解两极分化现象
国际产业合作园,即各地聚焦某一国别合作为重点的国际产业链,重点招引外资项目、集聚人才,整合国际资源和全球要素。此次发布的名单显示,9个国际产业合作园的创建培育对象集中在嘉兴、湖州以及山区26县。其中,嘉兴占4家,分别位于秀洲、平湖、海宁、桐乡;湖州有两家,分别在南浔、德清。在山区26县中设立了中日(武义)、中德(丽水)、中德(缙云)三个国际产业合作园。
省商务厅开发区处处长杨威介绍,此前已有的国际产业合作园中,有12个国际产业合作园设立在浙江东北片,即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新培育一批国际产业合作园区,浙江除了继续挖潜嘉兴、湖州毗邻上海的优势,也充分考虑了山区26县发展的实际需要。
“相较浙北地区,山区26县资源禀赋上虽不占优势,但只要抓住自身优势,同样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国际产业合作路径。”杨威举例道,中韩(衢州)产业合作园是此前山区26县唯一设立的国际产业合作园。自2016年开园以来,该园区围绕新材料、大健康产业,与韩国晓星等跨国企业合作,布局上下游产业链发展迅速,计划总投资额从120亿元追加到200亿元以上,总规划面积也从3000亩扩展到5300亩。得益于此,韩国也成为衢州实际使用外资第一大来源地。
有进有退才是常态
“不同于以往直接设立国际产业合作园的模式,此次我们公布的只是创建培育名单。”杨威介绍,这些国际产业合作园的创建培育期是1年至3年。也就是说,创建培育名单上的园区能否顺利“毕业”,还得看各自的表现。
根据省商务厅今年新出台的考评办法,对于此次新创建培育的国际产业合作园区,一些表现不佳的可能被淘汰。而一些招商引资成果明显、项目推进迅速的则可以提前正式获批。按照“培育一批、成熟一批、申报一批”的原则,浙江将持续梯度式开展全省国际产业合作园创建工作。
已有的国际产业合作园区也并不是高枕无忧。省商务厅将根据各地园区建设的进展,动态调整考核指标,发展失速、创新不足的园区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同时,我们正在谋划为‘优等生’提供‘一区一策’的精准政策供给。”杨威表示,通过加强财政等资源要素赋能,要让一批发展动力足、潜力大的国际产业合作园更快发展。
“链”出产业园未来
省内已有不少中德、中韩、中日国际产业合作园,为何此次新名单里又新设数家?对此,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副会长郑宁海分析,从产业布局看,一些园区虽然合作的国别有交叉现象,但主导产业各有特色,不存在同质化竞争。长兴、嘉兴、台州三地虽然都和德国开展国际产业合作,但园区对应主导产业分别聚焦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大健康,高端(精密)机械设备制造,智能制造、航空装备。
郑宁海分析,过去一些国际产业合作园存在产业定位不清晰,什么产业都想做、什么项目都想招引,最后却什么都做不成、做不大。因此,省商务厅不断引导各地坚持“链式思维”,立足已有产业基础,找准各自开展国际合作的主导产业。
如此次被纳入培育名单的中德(缙云)国际产业合作园,相关部门就是希望当地在已有的肖特集团药包、高端药用玻管等重大项目基础上,引入合作国家优势产业与先进技术,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对所在区域产业链起到“延链、强链、补链”作用。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各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在招引外资项目过程中,应更加关注新项目与当地产业的协同发展效应,充分释放自身优势。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