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切换
新闻
集聚各类创新要素 建德打造通航产业示范区
2021
08/30
17:23

通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孵化中心)大楼 姚颖康 摄

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引领通航产业发展。

去年,位于建德经济开发区(航空小镇)的浙江省建德通用航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下简称“综合体”)被正式列入第三批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

如何更好地营造通航产业创新氛围?怎样的服务能力才能跟上产业发展步伐?

今年,以科技创新九大体系为支撑的综合体已经从概念变为现实。在这个综合体内,各类创新要素及服务保障正不断强化建德航空小镇的通航全产业链。

构筑大舞台 强化硬实力

选择居住环境,往往在意周边配套。选择创业环境,亦是如此。

眼下,综合体内的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改扩建项目进入冲刺阶段,工人们正加紧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

不久后,全新的机场航站楼、候机楼、办公楼、塔台等机场设施将投入使用,该通用机场在通航保障、航油供应、停机维修、综合托管等各个方面服务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1200米的跑道,会给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建德经济开发区(航空小镇)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郎贤平介绍,过去一年,综合体在产、教、研、学等九大创新体系框架下有序推进,这条1200米的跑道,带来的是目力所及的焕然一新,也是迎接更多通航企业落户于此的“红毯”。

浙江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

“跑道越长,能够在这里起飞降落的机型就越多,现在我们洽谈一些商务机项目,就很有底气。”郎贤平说,近年来,建德航空小镇相继引入省机场集团通航总部、华奕无人直升机研发制造等项目,去年11月,AG60野马飞机生产制造总部项目也顺利签约落户于此,该项目建成后每条生产线年产量可达100架飞机,有了这1200米的跑道,野马所有机型的试飞要求都能满足。

创新创业是大舞台,台上既要有引领行业发展的大企业,也少不了厚积薄发的中小企业。据建德经济开发区(航空小镇)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益平介绍,根据产业集聚度和产业发展的具体需要,综合体原横钢区块聚集了通航产业领军企业,以通航产业孵化中心为主的平台载体,可以培育更多通航领域中小企业。

目前,距离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约500米的通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孵化中心)大楼已进入装修阶段,在这个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的空间内,包含了公共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数字化小镇大脑(通航驾驶舱)、会议中心等配套,最为关键的是,在企业孵化中心和人才服务中心,那里将成为各类孵化创新类企业、高层次人才团队及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的主阵地。

通航产业孵化中心大楼

多元聚合力 深耕“试验田”

产业不断集聚、企业稳步发展的背后,有探索与创新的毅力,也有多元聚合力的支撑。

在浙江省通用航空运行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徐书楠拿出一本科研项目名单说,目前,该实验室正联合政府、企业开展“无人驾驶航空低空空域容量评估研究”“无人机运行管理系统研发”“基于城市低空空域风险地图的多无人机智能主动运行研究”等13个科研项目。“城市环境下,无人机该怎么飞,遇到紧急情况该怎么应对,如何减少在人口密集区的飞行风险,这些都需要系统科学的规则。”徐书楠举例说,今年8月,“基于城市低空空域风险地图的多无人机智能主动运行研究”实验项目进入实地试飞阶段。

类似的科研项目不仅能够更好地管理与服务低空飞行,对通航制造也具有指导意义。“比如生产无人直升机的浙江华奕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规范出台后,该企业研发的中大型无人直升机上都需要进行软硬件升级,从某种程度上厘清了无人机制造企业的生产研发方向。”徐书楠说。

“解决通航产业发展问题,依靠单方力量很难实现,在这里,大家既是提问者,也是解决问题的参与者。”林益平介绍,不久前,5G应用联合实验室在综合体内正式揭牌,该实验室由建德经济开发区(航空小镇)管委会、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三方合力共建。未来,三方将共同打造一个消费级无人机(多旋翼系统)管理平台,解决消费级无人机“飞不起来”的难题,做到让监管方“有效管”,让生产厂家“放心造”,让消费者“自由飞”。

行业与地方政府共建、科研与实际应用结合、政产学研用全链条齐备……据悉,通用航空省级重点实验室运行以来,不仅通过与中国民航局“通用航空运行重点实验室”协同配合承担了民航规章标准、运行概念等验证测试等工作,也为综合体发展提供强力技术保障。目前,已经有来自全国10余所大院名校超过200名科研技术人员到实验室开始课题试验。

在这块培育新产业的“试验田”里,解决通航产业关键技术不是天方夜谭,低空“飞起来、飞顺畅”的目标似乎也不再遥远。

浙江省通用航空运行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全域一盘棋 飞服体系有保障

2019年,建德市在全省率先开通“建德—黄山”“建德—舟山”两条短途运输航线。2020年,这里又相继开通“建德—江苏镇江”“建德—上海金山”航线,在浙江省率先实现长三角区域短途通勤旅游航线全覆盖。

低空航线网络的打造,一方面刺激通航文旅、通航制造产业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对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到今年9月,我们的低空通信监视网络将覆盖全省。”浙江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总经理王义建介绍,通用飞机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低空飞行,一直以来,低空通信监视存在技术“瓶颈”。

据悉,通过与华东飞服中心、浙江空管分局、德清B类飞服站、建德机场塔台的数据互联互通并采用甚高频(VHF)、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北斗”等技术手段建成的监视网络,可以对全省低空飞行航线以及低空空域900米以上高度通信监视有效覆盖,真正实现了低空“看得见、叫得到、管得住”。

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1200米跑道

“建设过程得到建德市委、市政府及建德经济开发区(航空小镇)管委会的大力支持,我们也承诺免费为综合体内的企业提供5年飞行服务。”王义建说,仅去年一年,中心共指挥航空器起降13600 架次、服务飞行时间2722小时。

今年,除了浙江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在监视指挥、航行情报、航空气象等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综合体及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也为辖区内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机场服务、项目申报、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等方面服务2000余次。其中华奕航空和德翼高科在2020年获得了1600万元产业基金,企业前期发展资金瓶颈得以化解。

值得一提的是,能够对临时航线智慧化编制、全程服务低空飞行、提升低空空域管控能力的“浙里飞”低空空域智管平台也将在今年上线。

探索“产才融合” 澎湃创新动力

以党建为引领,廉政为保障。软硬件同步提升,综合体初具雏形。狠抓人才引育,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人才集聚,是打造通航产业示范区的必要条件。去年6月,浙江省内首个集科研、教学、观摩、实践为一体的大型航空产学研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去年全年共完成包括管制危险品等核心业务的民航专业培训7919人次。

“今年华东地区管制员培训已经开展了9期,全年计划开展17期。”浙江航空产学研基地副总经理林天辉介绍,基地设有情报中心、气象中心等基础设施,还配置了全景塔台模拟机、CBT教室等实训设备,是华东地区除空中交通管理局外唯一一家获得中国民航局许可的管制员培训单位。

浙江航空产学研基地

“前来授课的老师来自于浙江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等知名高校,也包括了浙江省机场集团内部的高级内训师们。”林天辉介绍,目前,该产学研基地正开展面向华东、辐射全国的管制、安检、危险品运输等民航行业培训。

除此以外,去年建德经济开发区(航空小镇)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创建名单,如今,这里已拥有新联通航、大川航空等多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浙江华奕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获评浙江省领军型创业团队。“通过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创新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6所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维度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撑。”郎贤平介绍,除了本土育才,建设在北京、上海、杭州的飞地项目,也在异地为综合体提供强大的创新保障。以杭州滨江区的飞地项目为例,该项目总面积3698平方米,目前,已有9家企业申请入驻。飞行社区和人才公寓楼项目的建设,也发挥了综合体在解决人才居住、上学、入户等核心问题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人才服务水平和质量。

目前,综合体“一专三限”企业服务机制正以更专业的方式,做到企业问题专人服务、专人对接,处理企业问题有时限。下一步,综合体将继续以“通过集聚各类要素资源,将建德通航产业打造成浙江样板乃至全国通用航空产业的领军者和示范区”,严格按照“创新”和“服务”核心要素,继续挖掘创新资源,优化企业服务,打造通航全产业链。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