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切换
新闻
浙江和珠三角都属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2021
01/29
16:50

都已经实现了农村工业化。不过,浙江农村工业化与珠三角农村工业化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路径,这也是浙江农村与珠三角农村之间种种差异的基础性原因。

浙江农村是从小商品市场和家庭作坊开始工业化的,基本模式是以建立面向全国的小商品市场为基础,农户利用家庭空间买一台机床开始加工,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发展出大量家庭经营基础上的民营企业。这个过程中,有远超过当前企业数量的浙江农户尝试过小作坊式的生产,只是绝大多数小作坊在还没有长大以前,就因受到市场冲击或生产经营没有跟上而倒闭了。只有少数既有生产经营能力又有市场机会的农户逐渐创建了具有规模的民营企业,这些农户的收入达到百万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以小商品市场和家庭作坊为基础的浙江农村工业化尤其强调区域工业特色,所谓“一镇一品”,即一个乡镇重点发展一种特色工业制造业,从而形成地域基础上的密集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浙江乡村工业化中,资本主要来自由本地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家,生产也主要是在本乡本土进行,民营企业中有着较多本地人从事中层管理工作和技术性工作。就是说,浙江农村工业化很大程度上是浙江当地人进行的工业化,只有数量不算太多的外地农民工来浙江民营企业务工。浙江乡村工业化的主要收益都留在乡村社会内部,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村庄中出现了一个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富人群体,以及以销售业务员、中层管理者和技术员为主的中层群体。当然,浙江农村大多数农户家庭的主要收入来自务工收入,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形成了全国性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下,浙江本地人在本地务工,也要与外来农民工同台竞争。

珠三角工业化与浙江是完全不同的。珠三角工业化是所谓“四个轮子一起转”,即县市、乡镇、村、组四级利用集体土地进行招商,“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两头在外”,即市场在外、原料在外,珠三角农村仅仅是“三来一补”企业的加工基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