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切换
新闻
嵊州市着力打造浙江省文旅产业融合实验区 擦亮越剧金名片 推进文旅新发展
2020
11/25
16:15

千人唱越剧活动

嵊州市培育浙江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主攻方向:以越剧团、越剧艺校、文旅产品供给侧等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浙东唐诗之路核心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各类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中国第一个以越剧为特色、以“诗路嵊州”为核心的文旅养生慢城。

主要改革措施:推进越剧文旅产品供给侧改革和争创国家级越剧文化生态区实验区。

紧盯重大项目建设 打造嵊州文旅IP

以唐诗文化、书法文化、越剧文化为重点,推进相关文旅项目建设,着力打造越乡文旅IP。



“青春飞越”全国大学生爱越小站魅力嵊州行

目前,完成浙东唐诗之路核心区(嵊州)总体规划的编制,嵊州唐诗之路项目共计11个,其中在建项目7个,共计投资139.463亿元。投资18亿的艇湖城市公园A、B岛完成建设对外开放。计划投资53亿,以“山水文化绕双轴,一江双堤联八景”的空间框架,再现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传世名画《剡溪访戴图》场景,打造“中国唐诗之城”、“艇湖唐诗岛”品牌。

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2019年计划总投资55亿的越剧小镇被评为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进入浙江省第四批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单位名单,文旅二期商业街主体已结顶。金庭镇创建成为第二批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投资50亿的飞翼农业休闲小镇,正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体验旅游项目。绍兴温泉小镇规划面积约7000亩,总投资22亿元,康养社区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其它基础配套建设也稳步推进中。领尚小镇等项目建设也在有序推进。相继实施了诗画剡溪、沿江美妙三公里、乐活三公里、卫夫人墓重修等文旅项目,气泡露营基地、水稻公园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投资3.25亿元,打造秉承“越剧演出和交流-越剧文化-越剧旅游-越剧创意产业-越剧生活-嵊州老底子生活-嵊州新的生活方式”为价值导向的“中国越剧艺术城”。投资20亿,集五星级商务酒店、高档写字楼及精品商业为一体的开元名都大酒店正在建设中,目前已经建至15层。投资7亿多元的清风船闸“浙东唐诗之路”剡溪水上游线项目即将开建。



文旅演艺作品《魅力越剧》

设计打造精品线路 着力推介嵊州文旅

嵊州市积极挖掘文旅特色资源,围绕越剧、书法、养生等主题设计旅游线路,努力做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从而进一步推介嵊州文旅。

分类打造线路。一是以越剧为主题的游线,围绕越剧艺校、越剧博物馆、东王村、施家岙、越剧小镇等景区(点)设计1至5日游线。二是以书法为主题的游线,围绕诗画剡溪、艇湖城市公园(雪夜访戴点)、文创园、王羲之故居旅游区、华堂古村等景区(点)设计1至3日游线,结合相关节会开展相关旅游活动。三是以养生为主题的游线,围绕三界镇飞翼农业休闲小镇、温泉城、崇仁古镇、百丈飞瀑、鹿门书院等景区(点)设计1至3日游线。四是以围棋为主题的游线,依托全国棋类教学实验基地(鹿山小学)和其他各类围棋教学机构,设计推出针对围棋爱好者的游线。



越剧小镇文艺演出

创新宣传营销。一是创新线上营销。推出“花样嵊行,越乡等你”直播活动,深挖当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串联非遗、小吃等特色产业,全方位介绍全市15个乡镇(街道)的美景、美食、文化产品及当地特色产业等,同时邀请领导走进直播间推介当地特色,为“美丽乡村”代言;举办“诗路越韵,品味嵊州”暨2020中国电信5G点亮诗画浙江首场直播、浙江交通之声FM93“百城局长带你游浙江”直播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嵊州、认识嵊州,加快释放旅游消费潜力。二是创新节会营销。成功举办第十七届中国嵊州书法朝圣活动、中国越剧艺术2020绍兴有戏之“相约越乡 共享美好”活动等大型活动,集聚各地文化爱好者。举行“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商品(非遗作品)创意大赛、有“李”真好云逛桃形李文化节等乡村文旅活动,推介嵊州文旅产品。三是创新客源地市场营销。赴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杭州、宁波等重要客源地开展“三美嵊州,走进杭州”等活动,全面宣传推介嵊州山水景区游、乡村旅游、民宿旅游、度假旅游和康养旅游等旅游产品。

加强融合推介。一积极融合上级活动,融合绍兴市举办的北京周、深圳周、西安周、成都周、宁波周等活动,推动嵊州越剧等文化展示,进行嵊州文旅推介。二是融合小吃文化。与商务局等单位实施工作联动,将小吃文化融入文旅整体推介内容,利用浙江美食节、绍兴越马大赛等多项活动传播嵊州文旅。三是融合景区活动。建设一批以景区景点、特色小镇、商业街区等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打造吾悦广场剡溪印越剧主题街区、“1906”越剧主题夜市等,扩大嵊州文旅影响。

我市按照浙江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改革措施,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浙江省戏曲之乡”等荣誉,被列入浙江省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名单。

深化越剧事业改革 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越剧主题文创产品

深化体制改革是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并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让文旅产业走向远方的动力。近年来,我市积极深化越剧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深化越剧团校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文旅产品供给力量。一是推进越剧团体制改革。调整完善嵊州市越剧艺术保护中心(越剧团)体制机制,成建制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推进越剧艺校改革。设立越剧之家实验团,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加强实践锻炼,大力提升艺校师生在编导演等各方面的实践能力。三是探索合作联动机制。在越剧团、越剧艺校等建立合作联动机制,举行联合演出等活动,增强越剧文旅产品的供给能力。

深化越剧精品创作机制改革,增强文旅产品转化能力。一是加大创作保障力度。嵊州市越剧传承与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每年至少安排150万元用于越剧精品创作。今年新创的越剧现代戏《傲雪芬芳》被列入2020年省委宣传部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被列入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精品创作重点题材扶持项目名单。二是邀请艺术名家对嵊州市越剧艺术精品创作加强指导,提升越剧作品的专业水平。三是推动越剧主题文旅作品创作。先后创作“浙东唐诗之路”系列小戏、越剧文旅作品《魅力越剧》等,更好地服务文旅融合发展。

深化越剧人才引育机制改革,增强越剧文旅产品生产持续动能。一是出台新政吸引越剧人才,加大引进人才保障。二是加大青年人才培育力度,组织参加全国、省各类比赛,推出了吴琼等越剧新秀。三是深化越剧教学机制改革,实施学费全免政策,与浙江音乐学院合作推进中本一体化培养试点工作。

深化越剧节会工作机制改革,打造越剧节会文旅品牌。一是推动“越上云端”。今年3月成功举办第十九届嵊州·中国民间越剧节空中演唱会,以七地云端联动、百站空中唱响为特色,网络播放即时点击量超37万。二是倡导业界联合。在10月举办“说越传越——新时代全国专业越剧院(团)长金秋会”,积极筹划全国戏曲名家精品邀请展演活动,扩大影响力。三是深化文旅融合。举办2020第二十一届“相约越乡”全国越剧票友擂台赛;承办中国越剧艺术2020绍兴有戏闭幕式;举行“百年越剧 千年风雅”沉浸式山水实景越剧演出等,成为留住游客的新实践。

深化嵊州越剧产业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越剧产业发展水平。一是推进越剧主题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建设越剧小镇,创建“戏迷朝圣、明星寻根、尊客向往,百姓休闲”的文旅地标。建设越剧艺术城,以越剧文化为主题,以展现体验嵊州文化生活为载体的一个文化产业综合体。二是助推越剧演艺产业持续发展。我市有近百家的民营越剧团,年均演出30000场左右,年总产值逾1.5亿元,从业近8000人,被文化部和省文化厅作为典型推广。三是推进戏曲服装道具等越剧相关产业发展,打造全国戏曲服装道具创作生产中心、越剧文化产品体验采购中心,目前相关产业产值已达数千万元。四是推动建立越剧主题集市、街区成为市民及游客周末“网红打卡点”。五是积极探索艺校、剧团等单位参与越剧产业的机制改革,出台激励考核制度,进一步推动越剧产业化。六是探索“越剧+”文化旅游活动。整合我市越剧、非遗等嵊州本地文化元素,推出“越剧+”研学游系列产品。

深化嵊州越剧生态涵养机制改革,保护整体越剧文化生态。一是“向下走”推动越剧深入校园。坚持“越剧教育从娃娃抓起”,打造“越剧进课堂”全国样本。二是“向后转”推动越剧深入青春群体,发挥艺校的作用,举办越剧培训,使放飞各地的大学生成为越剧信使。三是“向远方”扩大越剧朋友圈。建设中国越剧戏迷网,形成遍布全国远涉海外的爱越小站版图。

深化保障工作机制改革,提升嵊州越剧发展保障力。一是加大财政保障。统筹越剧事业传承发展等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推进整体性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整体性推动嵊州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工作。二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成立嵊州市越剧传承与创新发展基金,吸引嵊州籍相关企业家参与。三是推出“百花贷”金融支持项目,切实解决越剧产业融资难问题,全力支持嵊州越剧相关文化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