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1-9月,浙江省创新医药监管,政策、平台、改革、服务齐发力,医药产业发展快速,多项经济指标超全省工业平均水平。
据统计,前三季度浙江省医药工业增加值、出口交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5.8%、41.3%、11.1%、15.9%,高于全省工业面上12.8、45.8、12.4、6.5个百分点,医药制造投资增长57.2%,在全省经济“V”型回升中发挥了“支柱线”作用。
疫情加速全球医药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浙江省医药产业向好发展,创新监管有实招。
试点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赋能“浙造器械”。据悉,杭州清大视光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14日申请注册人制度试点,委托上海雄博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公司研发的“液晶视力表”从纳入试点到取得注册证不到20个工作日,快速实现量产。注册人制度将产品注册与生产许可完全松绑,注册人集中精力大胆创新,生产企业专注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实现专业机构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据了解,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4家企业的168个产品纳入试点,其中9家企业142个产品涉及跨省委托生产。
布局建设“医药创新和审评柔性服务站”,检测审批家门口就能办。按照“综合体+服务站”“监管所+服务站”“园区+服务站”“技术平台+服务站”等模式,将医药创新的技术指导、标准制定、政策咨询等资源向园区企业延伸。据了解截至目前浙江已在嘉善归谷、余杭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绍兴滨海新区等布局建设15个柔性服务站,办理、解决问题2297个。
暂停实施药品经营企业筹建行政许可、单体药店开办“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分类推进药品监管领域“证照分离”改革……医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据统计,目前省本级所有办事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14个高频事项实现“一网办结、一次不跑”,16个事项实现“掌上办”,24个药品监管领域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我公司法维拉韦在短短11天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上市。”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载杜加秋介绍,法维拉韦的快速获批上市离不开快速及时的药品注册审批、药品检验与现场核查。
据悉,下一步,浙江省药监局将组织实施“产业赋能提级行动”,依托服务站探索开展产业赋能创新试点,助力打造医药营商环境最优省份,借势注册人制度的全面实施,为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文章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