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新的适用意见和监管规则适用指引。这是新《证券法》生效近半年后对并购重组政策的进一步明晰,同时也是对并购重组交易的进一步松绑。
自2018年10月本轮并购重组政策周期重新开启以来,监管部门对于通过并购重组规则体系的不断优化来激发市场活力的指导思想是明确而清晰的。
然而政策的宽松,并不意味着市场必然活跃。根据深交所发布的《并购重组市场动态(2020年上半年)》的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境内并购(交易买方及标的方均为境内公司)和出境并购(交易买方为境内公司,标的方为境外公司)共发生3818单,交易数量同比下降21.63%;交易金额6,443.83 亿元,同比下降46.18%。
浙江并购市场的情况同样下行明显。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浙江企业共实施并购交易163起,同比下降33.47%,交易总金额为439.62亿元,同比下降58.75%。这其中,浙江上市公司实施的并购交易103起,交易数量同比下降19.53%,交易总金额为339.32亿元,同比下降63.06%,而跨境并购则基本处于停摆的状态。
受疫情影响,多数上市公司经营决策避险情绪明显上升,一方面采取多种举措消除疫情对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普遍收缩或延迟投资收购计划,储备更多流动性以应对后期不确定性。
但上半年浙江并购呈现一些新的亮点。其中之一就是国有资本积极参与反向混改。2020年上半年就有浙农发展、浙江文投、浙江广电、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等地方国有企业积极参与投资收购金鹰股份、平治信息、唐德影视、康恩贝等8家民营上市公司股权,交易金额达90亿元。舜通集团4.08亿元收购镇海股份11.48%股份,浙农发展7.44亿元收购金鹰股份27%的股权,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3.46亿元收购佐力药业7.11%的股权,浙江省二轻集团两次受让共计瑞特股份29.27%的股权,浙江省易通数字6.88亿元收购唐德影视29.90%股权,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33.02亿元收购康恩贝20%股权,浙江文投15.54亿元收购平治信息9.26%股份及19.15%表决权,宁波镇海投资有限公司10.87亿元收购德宏股份29.99%股权。
另一个亮点是产业并购持续深化,围绕提升产业链整合水平的并购交易特征更加明显。
2020年5月20日,浙富控股以145亿元收购申联环保100%股权及申能环保40%股权获证监会核准。通过此次收购,上市公司从清洁能源装备领域进入环保领域,构建了集危险废物的“收集-处理-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致力于打造A股环保市值第一股。
2020年6月9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人民币54亿元收购LG化学旗下位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资产,进入全球仅由少数几家公司主导的LCD偏光片市场。
通过此次收购,杉杉股份有望杉杉股份赶上了稳定盈利的产业收获期,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形成“锂电材料+LCD偏光片”双轮驱动的产业布局。
浙江省并购联合会认为,经济的下行期,正是并购的重要机遇期。经济下行倒逼资产重组,也会创造更多的并购整合机会。
各个行业的优秀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恰恰应当把握好经济下行周期中的并购机遇,坚守并购初心,以变应变,化危为机。
而近期二级市场行情回暖,无疑也为并购重组提供了极好的外部环境。A股上证指数从3月23日的2660点最高上涨至7月9日的3450点,涨幅高达29.70%,单日交易量多次突破万亿规模。目前上证指数在3300点附近。
A股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融资能力及采取股票支付意愿也相应提高,进而提升并购交易撮合空间。
从全省一盘棋的角度来看,浙江省并购联合会认为有两项措施是可以重点考虑的,一是继续加大国有资本参与并购重组力度。持续深化省市县三级政府联动机制,鼓励各级政府结合本地产业发展情况,由政府出资组建“并购引导基金”,降低申请门槛,提升响应度,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并购基金在区域产业发展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是分行业组建产业并购联合体。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总结推广浙江大健康产业基金运营经验,分行业组建由政府发起、龙头企业主导、市场化运营的产业并购基金,为龙头企业的产业整合提供产业协同、标的储备、人才培养及资金支持。如围绕八大万亿产业及数字经济业态,可以新组建若干个百亿规模产业并购联合体,推动产业内龙头企业与行业新秀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