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江“四边三化”整治:环境美化撬动产业升级
“四边三化”整治后的美丽乡村。 郭其钰 摄
中新网衢州10月23日电(郭其钰)“我们依托‘四边三化’打造田园综合体节点,核心仍然是发展产业,产业跟不上,美丽乡村的建设不可持续。”站在“蓝白小调”地中海风格的山后村前,浙江衢州龙游县詹家镇镇长陈建生说。
詹家镇山后村位于杭长高铁沿线,借“四边三化”的东风实现了从传统养殖业到乡村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四边三化”即浙江省委、省政府2012年提出的,在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开展洁化、绿化、美化行动。
山后村“蓝白小调”的地中海风格。 郭其钰 摄
紧邻山后村的杭长高铁是中国“四纵四横”客运网主骨架之一,其中龙游段长约24公里,是龙游连接衢州、杭州的大动脉。沿线途经湖镇镇、东华街道、龙洲街道、詹家镇4个乡镇(街道)23个乡村,人口密集,风景宜人,是展现衢州生态田园风格和谐统一的“最美铁路”。
然而,这条“大动脉”周边曾经却伤痕累累。陈建生回忆,过去铁路沿线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煤场、砂石场、铁渣场等大型堆场分布其间,乱搭乱建遍及沿线……为此,龙游县“四边三化”行动率先向此“亮剑”。
龙游花海。 郭其钰 摄
2016年,龙游县在杭长高铁和S33龙丽温高速龙游南入城口的交汇处,以政企合作的方式引入花海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展整体环境绿化彩化和景观设计提升改造,引进培育与沿线景观效果和谐共生的农旅产业。
龙游花海田园综合体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珂介绍,该项目用地面积近5000亩,投资达5.05亿元,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以花卉、苗木观光为主,集观光体验、商业、休闲和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化农业旅游示范项目。
锦鲤文化博览园。 郭其钰 摄
紧邻龙游花海的山后村则借机探索出“企业+村集体+农户”开发模式,由该公司实施美丽乡村提升、高端民宿开发、花卉种植、土地流转等项目,村民通过出租房屋和提供劳务获得收益。据悉,目前山后村已有200多人在花海工作。
“通过开发民宿产业,村里房屋的外立面都被刷成了蓝白色,山后村成了‘地中海小镇’。”陈建生表示,村里的产业也由传统养殖业随之升级为发展乡村旅游业。
此外,该村还抓住花海景区需要大量花卉苗木的机遇,运用订单农业模式,把花果生产作为村集体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重点发展现代花果园艺种植及育苗项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而在龙游县湖镇镇,当地则通过高铁边水域环境的整治带动了锦鲤养殖产业,如今形成了“家家有池塘,户户养锦鲤”的美丽乡村图景,锦鲤文化博览园也成为高铁沿线龙游特色产业发展的金名片。
2007年,龙游兴隆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落户湖镇镇文林村,随着当地“四边三化”行动的推进,该公司不断完善景观池和水系建设,逐步将观赏鱼养殖产业融入高铁沿线整体景观,实现产业与景观协同发展。
杭长高铁沿线。 郭其钰 摄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该公司与当地农户建立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其总经理李义介绍,公司提供种苗及养殖技术,农户提供养殖场地并进行有效管理,养成后公司以保护价回收,进行统一销售。据悉,近几年建立合作关系的农户水域面积超300亩,每亩可以增收2000多元,为当地经济提供了新动力。
此外,锦鲤文化博览园还积极探索渔业休闲旅游观光,把锦鲤养殖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打造“龙游休闲渔业旅游长廊”,同样也带动了当地民宿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事实上,不止在龙游县、在衢州市,整个浙江省内以“四边三化”带动产业升级的模式随处可见,“四边三化”的成效也在浙江大地全面开花。
今年上半年,湖州市完成86个浙江省级重点问题点位中的58个整治,完成率达67%;金华市部署开展绿化补植“春季大行动”,并对全域进行了“两路两侧”无坟化专项整治工作,其中义乌二季度完成迁坟近2.6万穴;丽水市共整改545个“十乱”点位;嘉兴市落实创建市级精品路市级精品出入口各10个,同时计划落实16个桥下空间利用项目……
过去,“汽车跳,浙江到”,是对浙江道路的历史写照。如今,“环境好,浙江到”,正在传递浙江道路的新信号。一条条公路线、铁路线正成为一道道亮丽的生态线,在浙江大地上蜿蜒舒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