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高度智能化的东海翔生产车间。记者陈 耿摄
汽车机械、现代医药、时尚休闲,是临海的三大支柱产业。在传统制造业普遍面临着巨大的优化提升压力下,临海的三大支柱产业却逆势而上,在台州裂变赶超发展的新征程中,勇夺桂冠。
今年1-10月,临海规上工业总产值760.8亿元,增长25%;规上工业增加值157亿元,增长14.4%,增速居全省第二;规上企业利润总额58.1亿元,增长65.4%,实现高基数高增长。
厚植优势,打造两大千亿平台
走进吉利汽车临海产业园,年产30万辆整车的扩建项目于去年12月开工,目前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
“2012年,吉利临海大洋基地产值还只有16亿元。而等明年扩建项目完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达330亿元。”施工现场一位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表示,扩建项目带来的不是几个点的增长,而是裂变式的跨越发展。
大产业需要大平台支撑。以建设吉利汽车产业园为依托,临海市委、市政府大力引进、集聚优质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落户,借助产业链的配套优势,谋划打造临港型产业发展新平台。
近年来,临海市全力推进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临海经济开发区两大千亿级平台建设,打造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9月,2017年浙江省健康产业“四个一批”重点培育清单公布,位于临海经济开发区的国际医药小镇成功入选健康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11月6日,临海国际医药小镇首个重大产业项目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开工。该项目占地约1200亩,总投资100亿元,将接轨国际高端医药市场,实现年产值约400亿元。
而整个国际医药小镇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总投资300亿元,将形成千亿以上的高端制剂产业规模,对临海打造“中国绿色药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全省乃至全国医化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龙头引领,争当制造之都主阵地
在位于临海市杜桥镇的东海翔集团的织造车间,3000平方米的偌大厂房里只有机器运转的声音,以及一排排表示信号正常的绿灯,工人寥寥无几,但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随着设备的升级,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如今一名技术工人就可以管理30台设备。”东海翔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熊伟告诉记者,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企业通过改造升级设备,生产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得益于“2513重点企业”等优惠政策,拥有纺织、印染、化纤、包装、塑料等多个产业板块的东海翔集团腾笼换鸟,改造升级,总投资13亿元,将原厂区全部整合搬迁至杜桥南工业城新的循环产业园区。
围绕三大支柱产业,临海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努力培养一批“航母式”领军企业,加快形成“百亿龙头、十亿板块、亿元群体”企业规模,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近年来,临海汽车机械产业入选浙江省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医化园区列入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省现代医药制造模式转型示范园区,户外休闲用品产业列入第二批省产业集群示范区区域国际品牌试点,眼镜行业获批创建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2017年,临海被列入省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示范市。
改革创新,释放经济增长强劲活力
快人一步,则占据风口。在打造更优、更好的发展环境上,临海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改革驱动创新,落子频频,招招见效。
设立20亿元的产业科技发展基金,每年投入4.5亿元资金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辐射带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发展。临海5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2017),入选企业家数居台州首位。
制订《临海市科技新长征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人才+项目”“创新+孵化”等引才模式,全力培养高新技术产业主力军。今年1-10月,临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7.52亿元,增长27.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规上工业增加值55.8%,总量位居台州第一。
“领导干部就是要领着先干。”在临海市领导班子带领下,临海以“百大项目、百团攻坚”行动为抓手,各部门、镇(街道)当好“店小二”,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坚决打赢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攻坚战,全力打造临海经济新的增长极。”正如台州市委常委、临海市委书记蔡永波所言,临海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改革与创新,打开实体经济裂变扩张的新格局,书写活力、品质、幸福之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