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月12日电(记者 陈丽莎)2016年5月19日,位于浙江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浙江中荷(嘉善)产业合作园正式开园,深耕荷兰产业资源;浙江乐清、湖州的中美合作园,继续通过定点吸引美籍华人的“国千”专家团队带来优质项目,形成特定产业和人才集聚……
2016年,浙江不断加快步伐,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其中,开发区成浙江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主阵地。
据浙江省商务厅最新数据,2016年,浙江开发区继续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以浙江7%左右的土地面积,贡献了62%的规上工业增加值、55%的实际外资和46%的进出口额。
在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郁晓凡看来,毗邻上海、地理优势明显的该开发区就发挥了县域经济主战场、开放主平台和转型主阵地的作用。
如通过在开发区内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引进世界500强喜力酿酒等企业入驻,深化开放接轨国际,2016年,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合同利用外资3.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50亿元人民币,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28亿元人民币。
与此类似,借力“区中园”发展模式正成为浙江开发区推动实现国际产能对接、加快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途径。
“浙江对外经贸合作的新亮点,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示范。”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这样描述国际产业合作园的定位。
浙江“国际产业合作园”创建工作于2014年起步。2016年,浙江新增3家国家级国际产业合作园和2家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已形成眼下4家国家级国际产业合作园、12家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若干家在创建的国际产业合作园构成的“4+12+N”格局。
数量增多的同时,浙江国际产业合作园的合作模式也在呈现深度化和多样化。从企业的“引进来”,深化到企业、产业、行业的“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从单纯的资本流动,深化到技术、人才、资本双向流动相结合,形成多种新型的战略合作关系。
如浙江中日(平湖)产业合作园引进日资饭店、储运公司、研发中心等促进二、三产联动发展,并量身打造樱花小镇、日本料理一条街等全面营造国别氛围;杭州中新园的SMART项目、杭州湾上虞中丹园的绿色创新研究院项目,则均以新的平台培育、发展、打造产业链,并在一开始就更注重科技和产业的融合发展,目标直指对方国家的高科技、高技术。
数据显示,2016年1至10月,浙江省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园区共吸纳来自对方国别总投资近400亿人民币。
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浙江国际产业合作园将继续招引国外高端产业,推进产能合作,推动开发区深化双边合作关系,提升浙江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加强对外开放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