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区一城’为核心,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大手笔推进台州科技城建设,不断做大做强创新平台,打造创新高地。”8月22日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力争到2017年创成国家级高新区。
为何要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基础在哪里?具体目标又有哪些?8月29日,记者就此尝试进行解读。
创建国字号高新区,是台州发展的现实需要
台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台州高新区”)前身是1997年设立的台州经济开发区,199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增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牌子。建区近20年来,台州高新区植根于民营经济沃土,经济体量不断壮大、产业新业态持续迸发、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成为集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台商投资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园区。
台州高新区的蓬勃发展,在长三角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中树立了广泛示范意义。
然则在我市,尽管自2007年以来相继建成了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有力提升了公共创新服务的能力,但相对于省内其他地市来说,我市创新平台数量偏少,实力偏弱,导致全市集聚优质创新资源的能力不强。
这也成了我市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短板。因而,台州高新区提档升级,势在必行!
“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对台州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台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认为,台州高新区提档升级有利于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进一步丰富“台州模式”时代内涵,推动在全国层面的示范与实践;有利于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潜力,培植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有利于践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支撑台州市创新型城市、浙江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利于支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推动沿海区域开发开放,以开放合作推动跨越发展;利于推进台州完成三大历史任务,补齐短板,跻身全省经济总量第二方阵。
台州高新区基础扎实,成为全市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恒勃滤清器是国内最大空气滤清器生产商,与浙江大学联合建立国内首家NVH实验室,拥有与主机厂同步开发能力;亿利达风机成立国内首家AMCA全性能测试中心,已成为国内空调风机领域第一品牌;信质电机专注于汽车发电机定子和总成,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发电机定子铁心供应商……
走进台州高新区,一大批技术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发展红火。
自建区以来,台州高新区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与良好的产业基础,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引领区。去年,台州高新区营业总收入达到1560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高新技术增加值达到174.8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9.7%。
台州高新区历来是全市推动园区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高新区发展,有针对性地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强引导。
在政策激励下,台州高新区基础不断夯实,成为全市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获批国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以台州创业服务园为载体,科技服务业加速发展,电商平台、生活社区服务电商等业态不断丰富,文化创意活力涌现;截至去年,台州高新区拥有5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7000名……
目前,台州高新区已形成了以主体区为核心、辐射带动黄岩经济开发区、路桥工业园区的发展格局。
构筑“一核三轴三区”,形成园区新格局
“到2020年,台州高新区将建设成产业特色鲜明、高端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管理服务高效、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人居和谐幸福的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营业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
翻开《台州创建国家高新区申报方案介绍》,台州高新区创建级国家高新区目标明晰、路径明确。
“我们的计划是,在2006年核准12.85平方公里的高新区基础上,构筑‘一核三轴三区’,从而形成定位清晰、优势互补、辐射力强的园区新格局。”市科技局局长鲍宗仁说。
“一核”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核心。以高新区核准区块为依托,打造全区的行政中心、创新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和文化中心。
“三轴”即甬台温复线产业发展轴、沿江产业发展轴、院路路产业发展轴。它们不但使高新区的东部工业园区、西部工业园区和中部工业园区得以联通,而且为各工业园区之间的要素流通、产业协作提供了便利。
“三区”即东部工业园区、中部工业园、西部工业园区。东部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81.71平方公里,将形成台州市和高新区沿海产业发展的核心承载地。中部工业园区规划面积9.43平方公里,将打造重点产业发展集聚区。西部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3.1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为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以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为核心、推动区域联动发展、积极链接国内创新资源、加快推动国际开放合作的国家级高新区在台州大地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