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第十八届浙洽会主题论坛圆满落幕,期间发布的《2016中国浙江投资报告》引起了中外客商的广泛关注。
该报告由浙江省商务厅与英国《金融时报》连续第二年合作推出,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结合线上访谈,面对300家高管,历时半年完成,基本涵盖浙江省整个产业分布。研究团队深入到浙江主要地市,实地走访企业、外商投资负责人,针对指标进行综合调研,面向投资者进行了投资信心的调查工作,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代表性。信心指数一共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宏观经济形势、投资环境、投资满意度、企业发展预期以及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对于满意度分别给出0~200的数值,请被访者按照程度从最低到最高打分。该投资报告的六大主要发现如下:
投资信心趋于谨慎。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处于产业调整周期内,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面临新的压力。通过调研和采访,研究团队发现2016年企业对于宏观环境比2015年更加谨慎了,反映在投资信心指数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投资者,信心指数都有所下降。
对政府工作效率以及满意度有所提高。通过对将近150家国内企业和几乎同样数目跨国企业的跟踪调研,研究团队发现企业对投资浙江的整体满意度稳中有升,其中投资者对于政府工作效率的看法与2015年相比整体向好。尤其是外资企业的反馈比国内企业整体还要高一些。包括政府效率、政府透明度、审批速度、税收管理等方面。与2015年相比,国内企业对于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提高了一些。
国际投资者对于浙江重点发展的七个重点战略产业认知逐步清晰,投资意愿增强。浙江的七大战略产业给外商投资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说明政府对重点产业的宣传还是起到了相关的作用。从“外商企业投资意向”表格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七大重点产业中有四个产业:旅游产业、信息产业、金融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都进入了外商企业投资重点的前五名。“投资浙江热点词”中除了2015年比较热门的电子商务、风景优美、民营经济等被提及之外,2016年像“小镇经济”、“信息产业”均出现在关键词中,这说明浙江省转型升级的新模式在社会上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小镇经济”“国际产业合作园”作为浙江经济发展新模式,以非常高的频率出现在投资者的反馈中。在国际产业合作园方面浙江做的颇具特色,每个园区都有不同的主题,一些产业园不仅引进世界500强,还将一些具有特色的工业企业纳入园区,差异化、多元化发展。另外,产业基金的推出,可以更加有针对性从一些国家引进技术,比如说国际产业合作园跟地方产业基金合作,从国外引进一些中小型企业,并且为这些企业注资,在投资中获取技术,并最终控股。小镇经济对浙江基础设施改善和产业升级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服务业收入和新增就业人口的总量提升,创业团队总数量的增加,都可以反映出小镇经济产生的拉动效应。
浙江省“走出去”和“引进来”有较好的融合发展,以“资”引“智”促进产业升级。浙江省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高端医疗、装备制造、机器人技术等热点和当地产业升级密切相关的产业上。企业收购标的更多是欧美国家、行业领先企业,集合企业发展国际化布局,建立国内合资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并且利用国内销售渠道帮助海外企业拓展市场。与此同时,企业的融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2015年浙江省资本对外输出增长达到198%,通过资本输出带来的是优秀技术、优秀项目的引进,通过高端制造的国际并购,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市场份额,为外贸高质量增长奠定基础。
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包括高级技工“一人难求”、债务问题面临不确定性等。跟2015年相比,劳动力成本比较高仍然是企业担忧的问题,高端技工人才仍然比较缺乏,这仍然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在2015年调研中,研究团队也发现浙江省政府已经在不断寻找自上而下的有效解决方案。
无论是对外投资与贸易,还是对内的投资信心和结构调整,浙江正在积极应对宏观市场变化,浙江企业自下而上战略布局调整的过程中,在资本国际化、技术和品牌国际化方面,始终保持着创新的活力和改革的动力。(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