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切换
新闻
解读浙江经济:大型企业不多,难题何解?
2016
06/08
16:55

翻开历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不难发现,在民企众多的浙江,真正的大企业却不多。在201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按照营业收入排名,浙江134家企业入选,数量排名第一;江苏93家企业入选,排名第二。看上去浙江更占优势,但仔细观察可见,江苏入选民企的单个规模普遍大于浙江民企。

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尽管对其背后的原因见仁见智,但谈及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观点都很一致:随着经济全球化,大企业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浙江经济要站上新台阶,必须构建一种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堆中小企业堆出一大产业

大企业大集团数量的多寡,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地经济的强弱。

2014年全国9893家大型工业企业中,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分别为598家、1250家、958家和1560家,浙江仅相当于江苏、山东、广东的47.8%、62.4%、38.3%。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却缺少大企业大集团,这是浙江经济的老问题。有人认为,浙江产业发展是“一堆中小企业堆出一大产业”。对这一现象,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金雪军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经济首先关注的是轻工业。浙江资源禀赋一般,但浙江人“脑子活”,敢于打破陈规,所以有了后来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如果一开始就搞重化工,就不可能这样。反过来,只有生产纽扣、服装这些产品,才有可能家家办厂,这是当时的客观条件。”金雪军说。后来,中国“入世”带来的国际市场对浙江轻工消费品的强大需求,更加强化了这种格局。

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卓勇良也表示,正是因为这样的产业格局,浙江在大企业的培育上是“吃亏”的——许多行业,其市场容量本身非常有限,要产生大企业哪有那么容易?

这样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在今天已捉襟见肘。“我们用大量的中小企业来支撑一个产业的发展,放在今天无疑是不合时宜的。中小企业固然不可替代,但是到今天还全靠中小企业去创新、竞争,势必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有学者表示。

科技创新是“第一短板”

浙江也曾多次与孕育行业领军企业的机遇擦肩而过。有人也许会说,浙江的阿里巴巴难道不是领军企业吗?阿里巴巴的确是一个代表——代表的更多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不是科技创新。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5》显示,2014年高技术产业中的大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广东超过2万亿元,江苏超过1.5万亿元,浙江只有1900多亿元。

在智能终端、手机等领域,全国最好的企业有华为、中兴、小米等。在这些领域浙江也曾有过自己的种子选手,比如波导——曾以“手机中的战斗机”的广告语一炮走红。但从其犹如流星般盛极而衰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中,“跟不上”的企业是怎样无奈地被淘汰。

当年,凭借“低价竞争、渠道下沉和品牌优先”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在2003年和2004年,波导手机连续年销量突破1000万部,成为国内手机市场第一名。然而,技术的短板并没有引起波导足够的重视,以至于产品升级不力,停留于低端廉价的品牌形象,最终导致衰落。

类似的故事还有东方通信、UT斯达康等。浙江省工业与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回忆,当年大学毕业时,最想去的地方不是政府机关,而是东方通信。“当时那么赚钱的公司,大学生排着队都想进!”在兰建平看来,至少在手机制造这一领域,浙江当年是风光无限,完全具备培育类似华为这样一流企业的机会。回头来看上述几家企业的失利,原因或许一言难尽,但都绕不开“缺乏科技创新”这一短板。

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补齐科技创新“第一短板”,这是对浙江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准确判断。这些年来,浙江在创新平台、技术市场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区域创新能力进步明显,但仍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优质创新资源较缺乏等问题。

今天,浙江正举全省之力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水平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创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培育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围绕七大万亿产业,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抓大扶小转型升级

强调大企业大集团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就无足轻重。受访人士都表示,中小企业过去是浙江经济活力所在,未来的浙江经济也离不开中小企业。

兰建平认为,浙江经济发展既需要“大家闺秀”,也需要“小家碧玉”。首先,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所有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慢慢成长起来的。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自然会吸引更多投资者,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就会成长出更多前景广阔的新型企业。再者,大企业起龙头作用,中小企业跟随,不可缺少,相互不可替代。

今天的浙江,创业创新日趋活跃,科技型创业企业层出不穷。“国千”人才、杭州信核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任永坚向记者表示,无论企业规模是大是小,地方政府都应该一视同仁,既要给大企业“锦上添花”,又要服务好中小企业。

任永坚特别认同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话:“华为就是从‘落后工厂’起家的,所有高科技公司都是从‘低科技’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你只要给它条件,它就会改进自己、赶超自己,慢慢就会发展。”

产生华为的土壤,是由一流公共服务、良好的营商环境等因素构成的。更多浙江的大企业大集团什么时候会出现?对此,兰建平持乐观态度。他认为,未来三五年内,浙江一定会有三五家全球化的大企业大集团出现,这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且,随着浙江在信息经济领域优势的形成,像海康威视、华三通信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将不断涌现,这些都是浙江大企业大集团的好苗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