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益波
浙江省统计局、省发改委日前发布的《关于2015年上半年全省及各市服务业发展情况的通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服务业增加值9647亿元,同比增长11.4%,该省的GDP中有一半来自服务业增加值。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服务业成为浙江经济持续调结构、稳增长的“底气”,“领跑”浙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浙江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4%,高于二产和地区生产总值4和3.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0%,分别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提高3.8和2.1个百分点;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9%,同比提高12.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
在工业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服务业为浙江撑起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弥补了产能过剩的传统制造业和重化工业给经济带来的下行压力,使浙江经济保持较快增速。服务业作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其在产业中占比的显著提高,也表明浙江的经济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的趋势更加明显。
其次,投资大幅增长。上半年浙江完成服务业投资8107亿元,同比增长16.3%,分别比面上投资和工业投资高4和11.5个百分点;完成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的66.8%,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贡献率高达85.6%,拉动面上投资增长10.5个百分点。可见,服务业已成为浙江扩大有效投资的主战场。
第三,就业拉动作用显现。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浙江创业创新带动就业效应日益明显,特别是服务业,对就业需求增长较快。上半年,浙江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教育业用工需求占比有所上升,同比分别提高0.82、0.47、0.43、0.37和0.23个百分点。
此外,浙江网商银行、温州民商银行正式开业;宁波首家保险总部法人机构东海航运保险获得批筹、舟山“一号工程”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完成多个重点项目签约;全国首个跨境电商试验区“中国杭州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设立;义乌启动中国国际商务游试点等,一大批“新业态”、“新模式”的试点项目相继推进,也让浙江的服务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服务业的“加速度”发展,给浙江经济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说明经过几年的“爬坡过坎”,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开始取得初步成效。杭州的电子商务、休闲旅游、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宁波、舟山的港航物流业,温州、台州的地方金融业,绍兴、金华的商贸流通业,丽水的养生养老产业等均已具备规模。全省有超过50个县(市、区)的服务业投资增速高于工业投资增速,服务业已经成为浙江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
但也应该注意到,经济转型升级毕竟是个漫长的过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比如,拉高上半年浙江服务业增幅的,除了营利性服务业外,很大部分是来自金融和房地产这两个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和13.7%,比一季度提高1.9和6.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分别贡献1.41和0.64个百分点。但因为金融业主要得益于上半年股市的火爆,房地产基于低基数的原因,所以一旦两者回归常态,对服务业的刺激作用就不可能保持持续性。所以,对浙江来说,真正能助推服务业大发展的还是要靠互联网和软件等信息产业;要靠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依托自身优势,着眼产业转型的生产性服务业。
正如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所说,近年来,浙江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结构变化、动力转换的新趋势,服务业比重逐年提高,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此长彼消的转换正在加快,新经济新业态正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要顺应新变化、把握大趋势,花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