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切换
新闻
浙江营养里缺“大”:与民航等明星产业擦肩而过
2015
09/07
15:01

过去十年,浙江失去了什么

文 主笔 姚珏

去数十年,浙江经济始终是中国的排头兵之一,传统制造业风雨之后见彩虹、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势头正猛。然而成绩之外,与东部沿海兄弟省份相比,浙江同样与一些明星产业遗憾地擦肩而过。

比如这十年来,随着中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房子、汽车、手机、金融等消费购买呈现爆发式增长。这其中,除了房地产外,底子不错的汽车、手机、金融却没能在浙江大展拳脚。

在“十三五”规划落地之前,盘点过去浙江究竟失去了什么,相信能给前路以殷鉴。

孤独的民企造车

上天给了浙江一个李书福,我们却仍然错过了汽车的黄金年代。

到今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已四度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这家标杆性的浙商企业,带给浙江骄傲的同时,在过去很多年里环顾四周却感到孤立无援——作为民营自主汽车品牌,吉利刚从草莽中崛起的那些时间里,曾备受质疑,也并不为政府扶持政策所重视。与此同时,上海、广东、重庆、北京乃至安徽等省市的乘用车制造却一日千里、大步向前。

2001年,在中国加入WTO[微博]、市场要大幅度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公布。随着“汽车梦”的普及,国内汽车产业迎来井喷。2003年,数以百亿的资金投入这一领域,数十个轿车、SUV项目在各地启动,国内汽车产量和销量双双突破400万辆,同比增长35.20%和 34.21%。

也是在这一年,已是空调行业巨头的奥克斯集团高调宣布要砸下80亿元进军汽车制造。董事长郑坚江亲自挂帅成立了汽车项目筹备小组,将目标锁定在“要找到自己能掌握主动权的企业进行合作”,搞研发、铺网络、建汽车研究院……宣称5年内将融资80亿元,形成年产45万辆的生产规模。2004年,奥克斯凭“原动力”和“瑞途”两款车型正式进军汽车市场。

但雄心仅维持了一年就被高标准的准入门槛彻底打败。由于我国实行《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制度,经国家发改委立项后才有资质生产汽车,借壳生产的奥克斯因为始终拿不到发改委的“准生证”,再加上2004年的“车市寒流”而败走麦城。

与之命运相似的,还有宁波波导股份(5.78, 0.30, 5.47%)有限公司。2004年8月,在经历第一次政策卡壳而放弃单独造车计划之后,波导公司又从南汽撤资,成为国内第一家正式撤出汽车制造的行业外企业,其实此前波导已与南汽合作生产出“西雅途”轿车。此后,波导又几度尝试汽车行业,无一成功。

尽管奥克斯、波导等民企进入汽车行业的失败原因颇多,如与主业间的关联度不够紧密、技术壁垒等,但无法避谈的是,政府政策对民资的淡漠亦有不小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吉利李书福凭“汽车狂人”的强悍作风才杀出一条血路来,实属不易。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总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对当时的民企而言,政策风险大于市场风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2005年获批的近百款新车型及改进车型目录中,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及其合资公司获得了85%以上的目录许可,民营企业更多仍在低端挣扎。

浙江的营养里缺“大”

“2001年中国加入WTO,释放出一大波机会,消费品进入快速迭代阶段。”浙江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潘毅刚认为,在汽车整装、船舶等产业规划上,浙江确实失去过大展拳脚的机遇。除了吉利这家早期靠自己“野蛮生长”起来的汽车企业之外,浙江几乎找不到类似的成功例子,这不仅仅是汽车产业。

“舟山有家船业公司,一度因为政策限制不得已连建了3个长度40米的船坞,等的就是哪天政策放宽了,打通三个船坞之间的隔断,能容下超大型船舶。在夹缝中生存的民企之态可见一斑,而当时的这些政策对整个浙江而言,还使我们失去了欧美中高端产业向全球转移的一些机会。”潘毅刚说。

技术、人才、资本密集型的民航服务业,亦是浙江的缺憾之一。中航浙江航空公司在2002年的民航重组中“拱手让人”,被国航收编,成为其浙江分公司。与其同一时间成立、最初亦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四川航空公司,截至目前已有飞机100架,为国内最大的全空客机队航空公司。而坚持独立发展的海南航空(4.02, -0.05, -1.23%)、深圳航空、厦门航空等地方性航空公司在多年的竞争中也站稳了脚跟,综合规模在国内排名第四、五、六位,仅次于三大航。像是为了弥补当年的缺失,2011年浙江长龙航空成立,浙江这个经济强省也终于结束了多年没有本土民用航空的尴尬。不过由于起步晚,失去了先发优势,长龙航空至今的机队规模也只有9架,预计到今年年底将达到16架,显然是民航业中的小弟弟。

“对汽车、船舶、飞机等大项目、大产业、大平台而言,政府的有效组织、主动设计和引导非常重要。”浙江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认为。

“民营经济为主的浙江可以将市场和产业做得更灵活,不过汽车、轮船、手机这些产业都需要准入牌照,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报周期也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大项目进来、配套服务经济形态跟上,产业链效应才能在浙江落地生根。”潘毅刚表示。

手机中的战斗机飞哪去了

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过去在浙江不是没有风光时刻。

2000年上市的波导手机,在其巅峰的2003年和2004年,连续销量突破1000万部,占据国内市场14%的份额,甚至在某些月份超越了当时两大国际巨头诺基亚[微博]和摩托罗拉[微博],一举成为国内手机市场的霸主。“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这句响亮的广告语至今为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手机老玩家们所耳熟能详。

然而江河日下只需一个转身,波导手机连同诺基亚和摩托罗拉都已成为明日黄花。“盲目扩充营销队伍和产量,缺乏核心技术,不重视服务,疏于管理,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不足。当市场出现转型时,不能及时扭转方向,导致旧的产品大量积压,致使供应链断裂,最终辉煌只是昙花一现。”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浙商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虞晓芬分析道。

如今,波导手机已经完全成为国外品牌的代工商。其境外业务主要是与非洲、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的海外手机贸易商合作,向他们提供手机配件的设计、生产等业务。

而反观深圳的手机产业,在2011年之前,华强北强大的山寨能力还被很多人所耻笑。但是很少有人能够预见到,国产手机的破茧成蝶正是建立在这样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之上,所等待的是品牌的整合与引爆。

2011年之后,小米横空出世、华为迅速跟进、OPPO和VIVO割据高端与女性市场、魅族开始转型……国产手机群雄并起,几乎将市场上除苹果之外的国外品牌全数扫清,而它们几乎全部与珠三角的手机产业链有着深刻的关联。此时回过头来看原本基础良好的浙江手机产业,却是不进反退。

另外,重庆也是跨越式发展的典型代表。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由2008年的不足600亿元变为2014年的3683亿元,占其工业产值的1/3,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惠普[微博]、宏碁[微博]等5家品牌企业扎根重庆,加上广达、英业达等6家代工企业,以及875家配套企业,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逐渐形成。

浙商系金融向强而生

对于民间资本极为发达的浙江而言,在过去数十年中始终没有拥有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品牌,同样值得深思。

提及浙江本土金融品牌,浙商系是首先被人所想到的,这个金融家族已经实现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基金、信托的大团圆,但如果把它们拿到全国去比拼,却又显得全而不强。比如到2014年底,浙商银行的总资产近6700亿元,仅位列全国12家股份制银行的第11位。

且不说北京、上海、广东等金融发达地区,光看经济总量并不比浙江大的邻省福建,总部位于福州的兴业银行(13.85, -0.87, -5.91%),总资产已经突破4万亿,显然与其相比浙商银行早已不处在一个量级。有趣的是,在历史的回响中,“兴业银行”的名号曾属于1907年的浙江——浙江兴业银行当年是中国最早的商业银行之一,1927年前,其存款总额在中国私营银行里基本上处于数一数二的位置。

幸好,辉煌的历史有人重新将它接续。今年3月,申报了30年的温州民商银行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浙江首家拿到牌照的民营银行。温州民商银行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允许在温州市区面向小微企业开展金融业务。这是浙江在此领域的一次全新尝试。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